金融時報:中共招架不住股市衝擊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07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嘉連綜合編譯報導)大陸A股現史上最大停牌潮,再有660間上市公司申請停牌,令今日(8日)中午前停牌公司總數增至1,476間,超過滬深兩市所有上市公司的一半。據彭博計算,停牌已凍結了價值2.6萬億美元的股票。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目前北京方面正竭盡全力隔離中國經濟,使其不受逾20年來最劇烈的股市下滑的影響。

北京再推新一輪措施穩住市場。中共人行(央行)稱,將會積極協助中國證券金融公司,通過拆借、發行金融債券、抵押融資、借用再貸款等方式,獲得充足流動性;同時繼續通過多種渠道支持中證金維護股市穩定,避免發生系統及區域金融風險。

這是中證金公司近期舉動的最清晰說明:直接用人行的資金入股,與其專門為券商孖展業務提供資金的傳統已偏離甚遠。

中共證監會週三開市時也發聲明稱,目前市場瀰漫恐慌情緒,投資者非理性拋售股份大量增加,令股市出現流動性緊張。

大宗商品受重創 銅價領跌

《金融時報》報導又指,突顯人們對中國市場感到不安的另一個跡象是,大宗商品普遍遭受重創,其中銅價領跌。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期銅價格跌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在兩天裏下跌8.4%。

自不到一個月前觸及7年高點以來,中國股市急劇下跌,其觸發因素是當局針對有關市場可能存在泡沫的擔憂,採取措施控制保證金融資,即利用借來的錢購買股票的行為。

隨著散戶投資者競相退出對股市的槓桿化押註,上市公司整體已蒸發了大約3萬億美元市值。

報導引述瑞信(Credit Suisse)經濟學家陶冬表示,「目前市場存在一股恐慌情緒,但不管他們(當局)怎麼幹預,都擋不住市場下跌。」

巴克萊(Barclays)大宗商品分析師諾里斯(Kevin Norrish)表示:「中國是銅的最大消費國。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是不確定的。再加上此前大量資金湧入上海股市,因此隨著這一市場下跌,人們擔心這種負面情緒可能反饋至經濟。」

中共盡一切辦法救市失效

《金融時報》一篇評論指,中共對「對抗強大勢力」一貫應對自如,在其90多年的歷史中,從內戰、集體化的災難、學生運動到2008年的環球金融危機,都沒有影響中國的增長。但在最近急性期,一股力量令中共政府完全無法招架,那就是市場。

中共當局並非沒有嚐試,其實除了訂立法律只准股票上升之外,當局已出盡一切辦法,且越來越顯得急切,但就是無法奏效。

中共無法阻止股市大跌,造成環環相扣的問題。首先,中共面臨失去信用的危險。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大多依靠其技術上的能耐,但其最近急性期的動作顯得笨手笨腳(ham-fisted)。中共有意催谷市場,幫助吹大一個注定要爆破的泡沫,本身就要負上很大責任。

第二是制度性的風險。中國股市總市值是國民產出的66%,美國則是140%。但中國的銀行和經紀行不斷向孖展交易借錢,當人們無法償還時便會出問題。2007和2008年,上證指數也試過從6,000點以上跌至2,000點以下,不過,當時中國經濟增長仍處於雙位數字。這次情況則可能惡劣得多,股市還可能大跌一段時間。皆因官方的經濟增長數字放慢到7%,很多輸錢的人錢包緊縮不少,意味著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消費會減弱。

市場或遲或早會見底,但過程中已造成損失。儘管中共當局宣稱讓市場發揮更大角色,但一出問題,當局的本能還是介入干預。◇

責任編輯:王若愚

相關新聞
陸股成政治市 股災離金融危機僅三步之遙
股市潰敗 中共遭雙重威脅
千股漲停變跌停 專家解讀內幕預測走向
「黑色星期一」恆指曾急挫1300點 創3年最大跌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