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7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啟心法國報導)7月6日,面對希臘公投61%民眾反對歐盟紓困的結果,巴黎股市一開市下跌了2.06%,下午下跌20.4%。法國愛麗捨宮方面則保持沉默。總統奧朗德將於今晚18時30分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面商談。
前一段時間希臘與歐洲債權國的協商擱淺失敗,歐元區再次拒絕希臘提出的延長對其救助計劃,72億歐元的援助似乎難以到賬。6月30日希臘左翼政府總理齊普拉斯宣佈全民公投,以決定是否接受債權方提出的新援助方案。如今公投結果為「否」,這標誌著希臘在未來有可能離開歐元區。
希臘債務危機不斷升級,然而積重如山的巨債不僅僅將希臘逼至破產的邊緣,連整個歐盟經濟體也將面臨被拖垮的窘境。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16億歐元貸款已於6月末到期,不久來自歐洲央行的貸款也即將在7月20日接近尾聲。
希臘公投結果為「否」 法國立即商議應對策略
7月5日,希臘進行全民公投,希臘內政部發佈的計票結果數字顯示,61%的民眾投反對票拒絕債權國的援助方案。儘管齊普拉斯的左翼政權得到鞏固,然而這預示著希臘與歐盟之間的協商徹底失敗。自希臘確定公投以來,7月2日歐元集團主席迪塞爾布洛姆(Jeroen Dijsselbloem)曾對希臘發出迄今為止最強硬的警告:如果希臘公投否決國際債權方——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洲央行的方案,債權方將不再與希臘展開新的談判,希臘將失去在歐元區的根基。
目前希臘負債達3000多億歐元,多年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央行援助希臘免於破產。法國作為希臘第二大歐洲債權國,債額約430億歐元,僅次於德國的570億。換言之,一旦希臘離開歐元區,法國人要為其買單四百多億歐元。
當7月5日晚投票顯示「否」,愛麗捨宮就立即展開應對策略。總理瓦爾斯、財政部長薩班陪同總統奧朗德商議解決方案,而奧朗德也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過電話進行初步洽談,通過官方發言人共同宣布希望於7月7日召開歐元區峰會。法國右翼政黨新中心(Nouveau centre)主席埃爾韋.莫蘭(Hervé Morin)對否定的公投結果表示樂觀,「支持希臘離開歐元區」,「希臘的教訓」將令「歐洲各機構再次回到協商桌上來」。
法國對希臘的對策變化 法德分歧
首先值得提及的是,同為歐盟共同體中流砥柱的法德由最初的合作逐漸轉變成出現分歧。法國總統奧朗德希望儘快達成共識,而德國總理默克爾則拒絕在希臘公投之前進行再次協商。實際上,德法兩國對希臘問題的最終目標是保持一致的,然而希臘總理齊普拉斯的傲慢與野心搞砸了一切,他一提出公投,德法陣營就暴露出裂痕。
而這一分歧的根源在於法德兩國對於希臘離開歐元區的結果分析不同,以及德法對歐盟問題的處理原則態度。
在默克爾看來,尊重歐洲共同規則是最為基礎和重要的。希臘一再違約,歐盟與希臘之間的拉鋸戰一拖數年,已經過度消耗盡了歐盟的信任。默克爾認為不能向希臘妥協,應該維護保持歐盟的信譽。「一個好的歐洲不是為了尋求妥協而不惜任何代價」,因為「歐洲的未來不是兒戲」。
而奧朗德一直試圖阻止強加給希臘「嚴苛」的態度,他希望保留希臘在歐元區內,「不希望歐元區解體」。
值得提出的是,希臘的債務危機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問題,正如艾曼紐.科塞指出的:「在希臘發生的一切是歐洲的危機,問題的答案也只能從歐盟的整體出發,而公投更不僅僅關乎希臘未來,更是決定著歐盟在不久的將來的走向。」
艾曼紐.科塞認為,法國總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機並未充分展現出一個歐盟大國應有的姿態,「我們的政府和總統在這場危機中未表現充分的政治高度」,「法國需要扮演的角色並不應該僅僅是尾隨歐洲議會、歐盟經濟委員會或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提議」。
希臘公投前 法國政界掀軒然大波
希臘債務危機陰霾重重,全民公投更是牽動全局,公投前夕曾在法國政界同樣掀起軒然大波。法國社會黨政府曾在這一動盪敏感時刻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樂觀與信心。
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法國總是做好準備進行對話協商,法國的經濟對比四年前很強壯,無論甚麼發生,法國沒有甚麼可怕的。」
然而法國國民議會主席克洛德.巴爾托洛(Claude Bartolone)卻表現出對希臘以及歐盟前途命運的憂慮,他認為當前債權國的提議將會毀了希臘。在一處公開論壇上,巴爾托洛與意大利眾議院議長勞拉•博爾德利尼(Laura Boldrini)預測歐洲目前並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他們恐怕歐盟開的「藥方只是強加給(希臘)病人不適宜的藥劑,緊接著窮追猛打,並未想到這樣的幫助有可能令希臘命在旦夕」。
巴爾托洛與博爾德利尼認為「這在於我們(歐盟)本身是否想要解決困境撥雲見日,能否共同尋找解決方案,在一個更團結的經濟政治聯盟內部自我投資」。
早前在7月1日,有約四十位法國政界名人聯名請求「拯救希臘,就是拯救歐洲」,足見法國政界內部對歐盟未來命運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這些政界名人中包括國民議會主席巴爾托洛、社會黨主席讓 – 克里斯托夫.岡巴德利斯(Jean-Christophe Cambadélis)、前經濟部長阿爾諾.蒙特伯格(Arnaud Montebourg)、前教育部長伯努瓦.哈蒙(Benoit Hamon)和資深議員克里斯蒂安.保羅(Christian Paul)、歐洲綠黨國務秘書艾曼紐.科塞(Emmanuelle Cosse)等等。
責任編輯: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