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6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如果說八卦是社會的「命脈」,那麼微信正快速成為中國最重要的一條動脈。中共國家智庫發表新研究說,這款中國最風靡的手機短信應用程序已經成為中國社交媒體用戶最青睞的「謠言工廠」,取代了其他平台的可信性並挑戰它們的人氣。
《華爾街日報》6月29日報導說,研究者說微信的發展趨勢對於中共當局而言尤為令其擔憂,因為在微信上流傳的小道消息和荒誕故事比通過其他社交媒體流傳的八卦更加難以反駁。
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唐旭軍上週在新聞發佈會上說:「微信已經成為一個『超媒體』生態系統,微信傳言非常難以驅散,」 他說:「政治謠言、虛假消息、物慾橫流和財大氣粗的消息在一個相對封閉和基於關係的傳播環境當中擴散。」
微信是由騰訊控股集團在2011年啟動,是中國增長最快速的社交媒體平台,截至三月份擁有5.5億活躍用戶。雖然它主要是提供手機短信服務,但是也常常被用來傳播信息。普通用戶平均每天通過這個程序閱讀6篇文章。
社科院估計,去年網上盛傳的謠言有7%是通過微信分享,遠低於59%通過微博傳播的比例。然而,研究者說微信對政府監管機構構成更尖銳的挑戰,因為通過手機短信程序傳播的謠言更難以抗拒。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和傳播學院教授匡文波稱「微信的謠言是最難對付的。」他引述社科院研究說,社交媒體用戶遠遠更加相信微信上的傳言而不是微博上的。
在微信上,在互相交換信息之前用戶通常彼此熟悉。而相比之下微博像是一個廣場,留言是公開的,允許陌生人互動和爭論從政治到流行文化的各種問題。
即使如此,但是微信和微博都被政府機構監視,他們刪除被視為政治敏感的內容。
根據社科院研究,當局每天截獲210萬條微信「謠言」,它們的話題涉及食品和個人安全、疾病、個人保健制度、欺詐、金融和育兒技巧。研究稱其中許多誇大事實和數字。
中共長期以來設法對付社交媒體,在一個當局嚴控信息流動的國家裏,社交媒體成為人們討論和爭論的熱門場所。
去年八月,政府在聊天程序當中實施實名註冊。緊接著當局打擊微博,宣稱散佈誹謗內容的社交媒體用戶將面臨監禁和罰款。
這些審查行動損害了中國微博的風靡程度。它們的用戶連續兩年下降。去年微博用戶下降11%到2.488億。相比之下,2013年微博用戶有2.808億。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