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论坛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最重要的

作者:Jasmine
font print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 ,

朋友前段時間壓力很大,同時處理多件事情。可能是太疲憊,體力透支,抵抗力下降,前天早上起來,突然發現有半邊臉麻了,得了急性面癱。

接到朋友的電話,我很慌,感覺面癱是挺大的病。朋友大學期間學過醫,對這些比較了解,所以她倒是冷靜,說剛剛病發,症狀還比較輕,早點去醫院,只要吃藥應該很快恢復。

我陪朋友去了醫院,見過醫生,抽血化驗,拿到藥候,就送她回家。她不想乘車,說現在春暖花開,風景這麼好,想在外面走走。我便陪她散步,慢悠悠往家走。

路上,朋友講起自己這次生病的事,說現在是天大的事兒都決定要先放一放了,需要好好休整一下自己。不光她自己在反思生活,她生病也給兒子帶來一些影響。

兒子雖然已經長大懂事,但是不太會關心別人,平時都是媽媽照顧他。現在媽媽突然病了,他倒一下像長大許多。他們住的地方離學校很近,只隔一條馬路。他去上學的時候,媽媽還在家休息,雖然沒說什麼,估計他心裡也挺著急。

朋友給我打過電話,準備收拾東西去醫院的時候,突然見兒子回來。他說回家喝口水,馬上就回學校。其實學校裡有飲用水,他肯定是不放心媽媽,所以找藉口回來看看。

講到這裡,朋友感慨說,生活太順利了真的不行,偶爾出些小狀況其實也好,可以讓人靜下來思考一下什麼是最重要的,還能激發孩子的責任心。

看著朋友能這麼達觀地對待這次面癱,我感到欣慰。她的話很有道理,生活中所有的不順都是我們的必修課。從中摔摔打打,變得堅強。在得到與失去之間,學會權衡,學會更加深遠地考慮問題。當逐漸明白太多我們所苦苦追求、放不下的東西,其實都不長久,也便能慢慢看清楚,真正重要的其實是生命最終的救贖與回歸吧。

--轉載自新三才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4月21日,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音樂之都」奧地利薩爾茲堡的大節慶劇院(Groses Festspielhaus)進行 第二場演出。觀眾紛紛讚歎神韻演出之美,還有些觀眾對於神韻所表達的「善」印象尤為深刻,Herbert Hofer 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 人一生中要做很多事,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
  • 全球氣候變暖之下,災難叢生,人類面臨更嚴峻的生活環境和生態危機。包括台灣著名科學家李遠哲等9名諾貝爾獎得主齊聚香港,呼籲城市應對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的雙重挑戰,共同關注環境問題。
  • 近日,《中國經濟週刊》報導稱,南方電網系統的腐敗已經呈現出「系統性」與「市場化」的特點,很多項目與職位都被「明碼標價」。該媒體引用業內人士的說法「買一個供電所所長的職位至少要花100萬元,而一個縣公司的經理職位則要高達300萬元」。(5月2日《中國經營報》)
  • (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綜合報導)創收超4億美元!這是最近一場「世紀拳王」爭霸賽的創收價值。當地時間5月2日,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了公認是近十年來最轟動的一場比賽,拳賽票價飆高到35萬美元一張.
  • 進入現今的房地產週期為時已晚?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已經紅火了好幾年了,如今漲勢緩慢了下來,讓許多投資人覺得現在進入市場是否太晚了。他們在思慮是不是錯過了這班船。他們的這種思慮是可以理解的。
  •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中華鳥會)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完成臺灣重要棲地(IBAs)手冊第二次調查報告出版,14日在農委會舉行記者會,該書介紹全臺54處重要野鳥棲地的資訊,距第一版已隔13年,仍是亞洲第一本持續監測、更新的IBA報告。
  • 在慶祝法輪大法洪傳世界二十三年之際,5月15日,八千多名來自全世界50多個國家200多個地區的部份法輪功學員齊聚紐約市曼哈頓2大道夾47街聯合國總部對面的達格. 哈瑪紹廣場公園,舉行「解體中共,結束迫害,聲援2億中國人退出中共」盛大集會。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台灣法輪大法學會理事長張錦華女士在發言中表示,呼喚良知覺醒的三退和平運動有效且特別重要,以避免大規模人類遭到謊言欺騙,處於被毀滅的暴力循環。
  • 5月16日下午,美國神韻舞劇團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文化中心劇院的第11場舞劇《西遊記》演出滿場。大批各界慕名而來的觀眾在美妙的中國古典舞、中、西樂器合璧的音樂中經歷了一場中國神傳文化的精神洗禮。
  •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得與失相互轉化的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走向成熟的。有的人,從不為功名利祿處心積慮,也不會因得而喜、因失而悲,他失去的可能要多於得到的,但他失去的是身外之物,得到的是生活的充實。有的人,每天沉湎於患得患失的苦悶中,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失去了多少、得到了多少上,而不關心失去的是什麼,從不思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看起來他沒有失去什麼,事實上往往因得到的東西而迷失了自我,正如16世紀法國一位思想家所說:什麼都來一點的人,什麼都得不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