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市場所料 MSCI暫不納A股

人氣 5

【大紀元2015年0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賀詩成、李玲浦報導)全球關注的MSCI納入A股一事,一如外界所料未能成功。MSCI在週三(10日)宣佈暫緩將A股納入其全球基準指數,因一些重要的市場准入問題尚未解決。分析認為,MSCI的猶豫立場表明,外國基金經理仍對中國完全開放資本市場的意願持保留態度。最近,A股上漲迅速,引發市場對A股泡沫化的擔憂。香港分析師則說,A股未納入MSCI,利好H股。

MSCI第二次拒絕A股

國際三大指數公司之一的MSCI明晟(MSCI.N)北京時間6月10日(週三)早上5:30發佈的新聞稿提到,在有關市場准入等一些重要問題解決後,預計將中國A股納入到其全球基準指數中。

MSCI明晟常務董事及全球研究主管Remy Briand表示,全球各地主要投資者期盼中國A股市場進一步放開,尤其是配額分配程序、資本流動限制以及投資的實益所有權。

路透社報導稱,MSCI的猶豫立場表明,外國基金經理仍對中國完全開放資本市場的意願持保留態度,因為還有幾項投資限制,包括限制資金進出、結算風險和投資配額等。報導稱,A股未能被納入MSCI明晟指標指數,被視為中國通過一系列金融改革來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並吸引外資的一個挫折。

這是MSCI第二次拒絕將中國A股納入其指數。MSCI最初在2014年3月提議將中國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但美國領航集團(Vanguard Group)、富達(Fidelity)和鄧普頓(Templeton)等大型基金稱中國提高市場可投資性的舉措還不夠,使該計劃破產。

自去年11月「滬港通」推出後,MSCI明晟在今年將A股納入其指數的呼聲不斷增大。滬港通頭一次讓外國投資者能夠通過香港直接購買內地股票。MSCI明晟稱滬港通與即將推出的深港通都是有益的進展。

MSCI新興市場指數是衡量發達地區之外股市表現且追蹤人數最多的基準指數。目前,該指數追蹤的資產總額約為1.7萬億美元。

A股下一次機會

法國巴黎投資亞太區股票投資主管鄺樂天對大紀元表示,今次MSCI不入A股,符合市場大部份人的預期。因為A股並非完全開放,投資者很難百分之百地買到投資產品,如果MSCI加入A股,可能遭受投資者的投訴;加上A股的很多報告都是中文,非英文,諸多因素令MSCI再次推遲納入A股。

但他指,今次MSCI的態度跟以往有所轉變,一方面表明,未來一年隨時可能加入A股,另一方面,MSCI宣佈會和證監會合作,共同研究納入A股的問題。「很明顯中共當局很心急想入,未來幾個月納入A股的機會仍然很大。」

他認為,MSCI未納A股,短期內對A股構成壓力,不過,對H股是件好事,「因為A股之前升幅超過H股,都是因為國際投資者憧憬MSCI,現在願望落空,可能會轉向買H股沽A股。」

匯豐亞太區顧問梁兆基表示,希望A股可儘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之中。他指出,A股准入性及流通性都需要加大,令外國投資者可以管理流動性,預期A股未來1年納入指數的機會大。他又指,中國已有工作小組解決相關的技術問題。

匯豐銀行亞太區顧問梁兆基。(余鋼/大紀元)

網上基金及債券投資平台Fundsupermart.com(FSM)(香港)投資組合經理沈家麟表稱,若強行於今年6月納入MSCI顯得非常倉促,因為買賣A股的操作層面上,基金經理主要透過「滬港通」等互聯互通的政策進行買賣,但現有的額度不足以應付規模非常大的區域性或全球性基金。不過,他相信明年6月被納入的機率非常高。
FSM投資組合經理沈家麟(左)表示,因買賣A股主要透過「滬港通」等互聯互通的政策進行買賣,但現有的額度不足以應付規模非常大的區域性或全球性基金,目前MSCI納入A股顯得較為倉促。(余鋼/大紀元)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MSCI納入A股的決定推遲至少一年,A股進入全球指數體系最早可能是在2017年5月。

中國股市泡沫引外界擔憂

從去年開始,滬深300指數(CSI300)過去12個月的漲幅超過150%。

中國股市的迅速攀昇,嚴重背離經濟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市場因此對A股泡沫表示擔憂。最近,有外媒和經濟學家刊文對股市泡沫發出警告。

《華爾街日報》6月5日報導,中國A股迅速攀昇,上漲行情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引發「投機泡沫」的擔憂。

報導援引金德爾伯格教授關於泡沫的定義認為,泡沫最終會破滅,它們持續膨脹,然後破裂。本輪A股牛市極端依賴槓桿的特點進一步預示著泡沫破滅難以避免。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耶魯大學國際金融中心研究員朱寧6月4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認為,今年中國A股市場的火熱表現,引發不少質疑中國股市進入泡沫階段的聲音。

朱寧警告,歷史上所有泡沫的破裂不但給當時各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而且沒能留下甚麼可以供以後繼續利用的資源,會帶來全社會的巨大財富損失,加劇財富分配的不公平。而經濟衰退所引發的普遍不滿,又可能引發社會動盪。

英媒《經濟學人》5月30日也以《A股飛得太高》(Flying too high)為題報導,稱如果中國股市泡沫爆破,將對中國長遠金融市場改革及重建股市集資功能產生不利影響,對利率市場化等金融改革造成阻礙,對投資者造成長期心理陰影。

責任編輯:蔡恆

相關新聞
摩根將宣布是否納入A股成聚焦點
消息人士透露習李拉起股市的原因
中國股市從七年最高點下跌 大股東撤離風險浮現
中國A股未被納入MSCI指數 官媒急忙托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