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立夏,就揮汗如雨、燠熱難當!中午辦完事後,想到妹妹家轉轉,誰知事與願違,因為手機那一頭,聽見妹妹吱吱唔唔、閃爍其詞的表示她不在家。結束通話,我不免心生疑惑,開始多方揣測……
回想剛剛電話中的情境,分明是睡夢乍醒的聲音,而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一定是在家裡,又怎會有如此的一番說法呢?小妹一向真誠坦率、實事求是,與我是手足,也是朋友,不該相欺、相瞞。於是,猜想是我這不速之客給她帶來困擾,此後,要潔身自愛、避免唐突、冒犯。
儘管我能這麼想,但心中還是有疙瘩,認為兩人之間可以開誠佈公、坦然相對,實在不須遮遮掩掩、欲言又止。晚間,妹妹電話告知原委,才明白她是因為身體不適的緣故,怕我擔心而隱瞞。語罷,我感到慚愧,「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的胡亂瞎猜,顯得既無謂又多餘……
事後,我深刻體會到這一份疑竇,是源自於「私」。其間,「我」這個概念被不斷的強調與擴大,起心動念的出發點完全關注於在這個「我」之上;所以,「他」的空間便逐漸的被壓縮,甚至到最後不見了;因此,委屈、怨懟由此而生,導致寢食難安、惶惶不可終日。
那麼,袪除猜疑之心,還得從這個「私」下手。將焦點自「我」轉移,多去關懷、體諒他人,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利他又利己,何樂而不為呢?另外,妹妹的堅毅、忍耐,也值得讚賞與學習;事無大小,她總是全力以赴的投入和承擔,這些都是我遠遠不及之處。
不再猜測、疑慮之後,感到心曠神怡、輕鬆自在!原來,這多出來的每一個個念頭,就像一條條的繩索,將自身綑綁的嚴嚴實實、動彈不得,而吊詭的是,這施行繫縛者,往往不是別人,卻是自己。@
責任編輯:方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