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華斌:腐敗為什麼會直接損害經濟發展?

人氣 4

【大紀元2015年05月07日訊】昨天與某政治老師在一起,就談論當今社會的腐敗問題;我說我們社會是越腐敗則經濟發展越快,這應該是中國的腐敗促進了經濟發展吧。這位政治老師說這是歪理邪說,因為任何腐敗最直接傷害的就是經濟;所以腐敗損害經濟發展是社會學定律。他說現在國際上不少研究成果都表明,腐敗從多方面會損害經濟發展;所以腐敗水準的提高只會導致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大大降低。他說國際上通用的保羅·莫羅的回歸分析顯示出,腐敗指數(從1到10)每低2.4,人均收入增長率就會提高4個百分點。因為在西方國家的經驗表明,腐敗影響經濟增長的最直接原因之一是導致投資水準降低;因為腐敗使投資者估算的風險增大。而我們社會是全民投資,所以越腐敗則越投資;因而對經濟的假像增長的確影響不大,反而真的是促進了經濟提高。但這個投資的後果是全民埋單,總有一天會使人感受到這腐敗投資對社會的影響。腐敗造成經濟影響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腐敗使公共開支增大,從而使社會福利快速減少。如腐敗指數每低2.38(1個標準離差),則政府的教育經費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就高0.5%左右。正因為如此,所以連西方國家都認為腐敗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也是十分嚴重的。

是啊!雖然中國特色的腐敗不會造成投資萎縮,但投資效益每況愈下卻是腐敗投資的基本寫照。這主要是因為腐敗一方面是投資程序名存實亡,所以投資決策也就是形式主義了;其次是腐敗造成人才無用武之地,因此投資在無人才輩出的前提下能產生效益嗎?這也是我們社會為何國際投資總是交學費的原因,因為我們社會根本沒有與國際對抗的人才參與到投資領域或項目中進行有效管理;所以除遭遇詐騙的投資失敗外,正常投資也難有成效;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腐敗造成人才不公。這已經被腐敗單位證明了的社會現象,因為腐敗必然首先是用人不公;所以人才在今天這腐敗氾濫成災的社會自然絕大部分都是垃圾了,這也是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與國際差距越來越大的原因。

現在我們社會有些專家學者拚命美化腐敗的作用,把腐敗視為改革必須付出的代價;同時還說腐敗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因為我們社會有專家學者就公開說,中國的腐敗並不影響中國的GDP就是最好的證明;因為任何西方國家只要揭露出腐敗,最後影響的都是社會的GDP發展。雖然這些人並沒有公開維護腐敗,但還是認為反腐敗會束縛人們的觀念而阻礙改革開放。然而這些人忘記了中國的腐敗實際是政治權力既左右經濟領域,同時還使自己成為檢驗官;正因為如此,中國的市場經濟沒有任何公平是最明顯的特徵;因為這裡的競爭機制受到中國特色扭曲。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社會的腐敗並不是老百姓對社會資源的侵佔;全部是權力通過光明正大的形式而背後謀私,所以中國社會富起來的人千篇一律地是有政治光環或與之有聯繫的人。這也是雖說中國社會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但現在全社會依然還是政治權力主導;所以社會不公與市場經濟不公也就是主要現象了,因而我們現在只能以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解釋這現象。

由於我們社會原先是全民所有制的社會,而改革開放實際從來沒有分配過任何全民資源;正因為如此,腐敗之所以能夠腐敗不是權力有多麼高明;而是權力主宰這些全民資源的分配。正因為如此,腐敗不僅破壞了正常的社會規範和社會秩序;因為腐敗能夠隨心所欲的分配社會資源,所以中國社會的資源不公平的分配與不合理地利用更是普遍現象;從而不僅導致現在全社會的不滿而激化現在的社會矛盾,更是為子孫後代種下了禍根;因為子孫後代從現在這些資源裡得到的只能是投入和付出,因為過度收穫是現在腐敗分子利用全民資源的最主要的特徵。例如農村土地全部房地產化與環境污染惡化,就是子孫後代需要埋單的社會資源;而腐敗分子任人唯親和以權謀私造成當今社會的兩極分化,更是損害了我們社會人才的積極性;因為英雄無用武之地只能是刺激人才外逃,從而社會效益低下又挫傷大部分人的愛國心;最終發展到執政黨與人民群眾暗地裡產生對立情緒,因為貧富懸殊會直接導致社會不穩定。貧富懸殊幾千年都是中國社會不穩定的禍根,是老百姓造反從而改朝換代的主要根源。現在這些人的腐敗行為又使得現實存在的貧富差距在人們心理上更加放大,並產生「示惡效應」和法不責眾的心理;從而危及社會的穩定,甚至會使社會陷入更大程度上的動盪和混亂之中。我們同樣知道動盪和混亂對經濟的致命影響,所以說腐敗肯定會最大限度地損害經濟;而我們目前社會沒有表現出來,它剛好是我們社會更大損害的一種表現。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江澤民掌權時期軍內腐敗叢生
韓陽:中國當今(四字經)
澳洲維省教育部總管因涉嫌腐敗被解僱
知風:買官賣官是「前腐後繼」的重要因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