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溫文清芝加哥報導)由華埠更好團結聯盟(CBCAC)聯合芝加哥大都會規劃局(CMAP)和25區區長辦公室共同制定的「華埠遠見計劃」(Chinatown Vision Plan),自2012年起籌劃,歷時3年,去年12月發佈草案,參考各界意見修訂,近日最後報告正式出版,並將進入實施階段。
5月28日下午,華埠更好團結聯盟、大都會規劃局和區長辦公室聯合在華諮處禮堂舉行簽署儀式暨說明會,多位政要、社區各界人士及CMAP成員等上百人出席活動,共襄盛舉。
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陳增華表示,遠見計劃是華埠更好團結聯盟(CBCAC)、大都會規劃局(CMAP)和25區區長辦公室三方聯手合作的成果,過程中聽取了超過1,800名華埠居民、業主、僱員和社區領袖的意見。「他將是社區未來發展最重要的規劃藍圖,引導華埠成為可持續、宜居的社區。」他還表示,遠見計劃制定的過程也是社區、社團、規劃機構和政府部門多方合作的過程,這種合作模式也為未來其他亞裔社區的規劃提供了參考。
25區區長蘇禮仕、11區新任區長唐信以及多個社團機構的代表先後致辭,他們紛紛表示,在各界努力下,華埠日益成為一個富有生機活力的的社區,目前已經步入第二個百年,譚繼平公園船屋和體育館已經相繼落成,新圖書館即將完工,永活街拉直工程也即將開始,相信在「遠見計劃」的指導下,華埠將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遠見計劃定稿針對華埠的治安、交通、住宅社區、經濟發展、教育和勞動力、公園和公共空間、未來發展和長期建設能力8個方面,指出「關鍵發現」(Key Findings)即主要的現狀,以及推薦的發展策略,以及未來2年的具體行動計劃。
治安一直是華埠居民最為關注的議題。遠見計劃中指出,將通過增加重點公共區域的活動,以及促進交流、鞏固社區,來減少犯罪活動。 除提升公園以及人行道沿路等公共領域的照明外,還希望將公共區域打造成居民喜歡流連的地方,提高重點區域的活躍性。
針對華埠一直沒有一所社區內公立高中的問題,蘇禮仕和唐信兩位區長均表示,希望在16街夾克拉克街(Clark)處,建立一所高中。遠見計劃中儘管沒有明確提出爭取高中的時間表,但也表示社區應當在高中教育機會方面「與芝加哥公校和民選官員密切合作,評估所有可能性,包括新設教學項目或教學機構。」
當天除了簽署儀式外,陳增華還宣佈,獲得芝加哥信託基金(Chicago Community Trust)慷慨捐贈5萬美金,這筆資金將用於聘任一名全職人員,協調推動項目的實施。◇
華埠遠見計劃正式簽署 今起推動實施
人氣 4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