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凌妃編譯報導)Apple Watch是蘋果首款專為穿戴設計的裝置。它將於4月10日(本週五)開始接受預訂,4月24日正式在蘋果店面發售。這回蘋果讓一些評論員在Apple Watch正式推出前,先經歷使用體驗。
《商業內幕》於4月8日整理出這些評論員的體驗心得,並做出結論:Apple Watch的確是個不錯的裝置,深具潛力,但是大部份的人現在應該都用不到。對於那些熱衷科技的早期使用者(Early Adopter)而言,Apple Watch或許具吸引力,但是對其餘的人來講,可能還是會持觀望的態度。
評論員對體驗Apple Watch的褒貶:
1. 消費者被Apple Watch的電池壽命混淆了。有些評論員提到,Apple Watch的電池壽命比預期中的還要短。但是也有評論員說,她的iPhone電池壽命比Apple Watch更短。
2. 《紐約時報》科技專欄作家曼兆(Farhad Manjoo)表示,Apple Watch的操作得花上幾天的時間才能適應與熟悉。
3. 「果粉」可能會愛上Apple Watch。
4. Apple Watch比起一般必備的裝置要奢華昂貴得多。
5. 到目前為止,Apple Watch是最好的智能手錶,但這並不代表每人都必須配戴一支智能手錶。
評論員對Apple Watch的使用心得:
1. Yahoo的伯格(David Pogue)
伯格認為Apple Watch的健身追踪(Fitness Tracking)、免持撥話與Apple Pay等功能很實用。它也可以過濾掉任何試圖以手機干擾用戶的雜訊。但是,伯格對於Apple Watch只有18小時的電池壽命感到失望。他說:「比起市面上其他的智能手錶,Apple Watch是最迷人的,但是它的價格比起一個必備的小工具(Gadget)高出很多。」
2. 科技新聞網站Re/code的古德(Lauren Goode)
古德對Apple Watch的電池壽命沒什麼意見,但是她發現Apple Watch的電池壽命不比其他智能手錶來得長。她覺得「果粉」應該會喜歡上Apple Watch,但是對一般人而言智能手錶並非是必需品。
古德寫到:「Apple Watch並不是全能的,應該也不會被當作是傳家之寶。但是,它的確是科技設計的傑作,不過,當有一天它的電池死了,那Apple Watch就沒有什麼價值了。」
3. 《華爾街日報》的斯特恩(Joanna Stern)
斯特恩認為,Apple Watch當作一支手錶是個實用的選擇。她說:「戴上Apple Watch,讓我感覺更有自信。」斯特恩覺得Apple Watch外表很有質感,金屬冷鍛錶身以及米蘭式編織錶環剛好與大部份顏色的衣服搭配,尤其是黑顏色的衣服。但她也表示,未來的Apple Watch功能還會改進。所以,最好是先等等不用急著買。
4. 《紐約時報》的曼兆(Farhad Manjoo)
曼兆描述他和Apple Watch「相處」三天的經歷是沮喪、困惑的,但是最後便愛上它。他說,使用Apple Watch有一個學習過程。看蘋果工程師在展示時像很簡單,但是真正使用時,你會發現有許多未被覺察的深入之處。所以,用戶必須花一段時間了解和適應。
曼兆發現,Apple Watch的確可以方便地查看重要通知與提醒,不需要再打開手機確認。他認為,Apple Watch的小屏幕比較不會像智能手機一樣讓人容易迷失在虛擬的世界之中。
5. 科技網站Verge的帕特爾(Nilay Patel)
帕特爾說,Apple Watch是目前市面上功能最強的智能手錶,但最大的問題是,畢竟它還只是個智能手錶,我們必須真正了解配戴智能手錶的目的為何?
帕特爾對Apple Watch的電池壽命也不是很滿意,他說,大量使用下,到了傍晚7點電池就只剩下10%。還有,他也發現,Apple Watch的速度很慢。蘋果表示軟件更新時,這個問題就會被解決。**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