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儘管各種喧囂 中共仍依賴外國勢力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3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共工會高官近日警告「敵對勢力」在滲透中國的勞工運動。一名中共軍隊將領稱香港民主抗議是一場失敗的「顏色革命」。中共最高法院和教育部也都抨擊「西方價值觀」的毒害。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並未針對「外國勢力」發出甚麼聲音。

《金融時報》3月8日報導說,外國銀行和科技公司一直面臨中共反恐法律和安全新規定的潛在影響。外國非政府組織(NGO)也擔憂中共正在擬議的「非政府組織法律」的後果。

但是中共人大會議四天之後,「敵對外國勢力」的幽靈並未在人民大會堂裡出現。

在政府工作報告裡,李克強並沒有對外國勢力——尤其是外國公司——說甚麼壞話。李克強承諾向外國投資者開放更多行業,讓企業家和外國投資者在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他最接近批評西方價值觀的言辭是含糊提到學生需要「加強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獻身」。

報告也沒有提及反恐或NGO法律,唯一排外的音符是由一名中共軍隊將領敲響,在被記者包圍的時候,他說今年增加10%的軍費是為了確保「沒有敵人敢欺負我們」。

那麼哪一個更加暗示共產黨真正的情緒和意圖呢?人大會議之前的憤怒喧囂還是李克強的安慰話?

分析認為,就像美國國會當中的「反共派」對美國總統是有用的一樣,頭腦發熱的中共將領和教育部長們對北京也有他們的用處——但是僅限於更大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

在他的工作報告中,李克強指出流入的外國直接投資(1200億美元)超過了中國自身的外向型投資(1030億美元),打破了先前人們對趨勢扭轉的預期。北京不想要破壞這種慷慨,特別是在它試圖減少對國家主導的基礎設施和固定資產投資的依賴的時候。

不管它喜歡不喜歡,中共最高領導人發現他們跟「外國敵對勢力」在經濟上緊緊綁在一起,特別是跟美國。只要這種共生關係繼續,中共反對「外國勢力」就只能是耍嘴皮子而已。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網聞】一個愛好製造「假想敵」又敵友不分的共匪?
【楊寧】:擔心軍隊被「敵對勢力」滲透的背後
王北明:寧波人民舉起的是境外敵對勢力還是正義?
南周事件中宣部散陰謀論 「境外勢力」遭熱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