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3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隨著中共在全球簽署出口核電技術的協議,它面臨著一個巨大的障礙:它仍然需要證明它可以在國內修建並且安全運轉這些反應堆。
路透社3月6日報導說,在過去三十年中國通過引進國外技術,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在建反應堆,並且野心勃勃的想要向海外市場出口它的國產型號。
李克強總理本週告訴人大會議,中共計劃在一系列先進行業增加它的全球銷售份額,包括實施重大核電項目。
出口自產核技術取得進展的一個跡象是,中共上個月簽署了一個初步協議,向阿根廷出售它的旗艦華龍1號反應堆。
但是儘管官媒形容這個協議是出口該型號核技術的「首航」,但是中國迄今還沒有修建華龍1號,引發人們質疑該國向全球市場輸出反應堆的能力。
「我們的致命弱點是我們的管理標準不夠高,跟國際標準有巨大的差距,」中國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高級專家許連義說。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設立是為了接受來自西屋電氣的技術轉讓。它試圖開發另一個最終瞄準全球市場的反應堆。
雖然中共過去二十年一直運營西方設計的反應堆,但是它將需要向買家證明它自己技術的可靠性,特別是由於中國在工業標準和安全方面聲譽很差。
廈門大學能源研究學院院長李寧說,中國華龍1號項目位於福建省今年破土動工,也許要到2020年才完工。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