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3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編譯報導)網絡安全最新信息顯示,去年全美因為身份失竊而遭受的損失達160億美元。其中,大學生是最容易受傷害的群體。
據《今日美國》21日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通過消費者哨兵網絡(Consumer Sentinel Network )發佈網絡安全的《數據手冊》(data Book)表示,在網絡欺詐或詐騙中,最常見的是身份盜竊。
另一家商務公司JSR戰略研究(Javelin Strategy & Research)也在它的身份失竊年度報告中提示,網絡竊賊通過竊取身份等個人信息的方式偷走受害人的金額達160億美元。
而且,兩份報告均對這些網絡犯罪方式和最易受害的人群——大學生做了粗略分析。JSR還提出的研究還表明,一旦學生個人信息被洩露,需要花雙倍的時間去彌補。
身份盜賊最喜歡行竊的群體是大學生,因為學生們忽略各種安全措施,比如保護措施脆弱電腦、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安全管理鬆散的宿舍;疏於安全設置的郵件和個人文件;使用的社交媒體。
注意社交媒體安全
報導說,大學生最應該注意的是安全的使用社交媒體。網絡盜賊經常發出誘人的照片、名人的鏈接。
報導引述計算機軟件安全公司McAfee發佈2014年,最容易被竊賊利用的10位名人。美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吉米吉梅爾(Jimmy Kimmel)名列第一,網上搜索近20%惡意軟件利用吉梅爾行騙。其他的人有Armin van Buuren、Ciara、Flo Rida、 Bruce Springsteen、Blake Shelton、Britney Spears、Jon Bon Jovi、Chelsea Handler 以及Christina Aguilera。
大學生是社會媒體的狂熱用戶。但是,許多學生沒有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保護自己的身份。學生可以改變媒體網站的隱私設置,避免陌生人查詢個人信息,增強使用社會媒體時的安全性
改善生活住處信息安全措施
比較容易忽略的場所是宿舍。因為,宿舍的門經常敞開,外人可以暢通無阻的進來。而保存支票、信用卡帳單和帶有個人信息的其他文件,卻經常放在沒有上鎖的辦公桌抽屜裡。
報導建議,大學生為了注意安全,應該做到如下事情提高安全管理:
1. 重要文件放置在安全鎖好的箱盒內,放在避免他人注意到的地方;
2. 撕碎包含個人信息的廢棄文件,而不是僅僅簡單的丟進廢紙簍。
3. 將重要文件的郵寄設為家庭住址,這樣比較安全。
智能手機的安全措施
設定密碼是首要考慮的安全內容。例如,智能手機的密碼需要複雜(自己易記,別人難猜)。報導說,下列各項措施可供參考:
1. 使用強密碼來保護手機;
2. 開啟手機自動鎖定功能(如15分鐘不使用是,自動轉為保護狀態),防止智能手機丟失或被盜時的個人信息洩露;
3. 安裝最新版本反惡意軟件和反病毒軟件,並及時更新的安全補丁;
4. 僅使用合法來源的app程序,如蘋果App Store或者谷歌Play商店下載應用程序。從可疑來源的很多免費應用程序中含有惡意代碼或程序;學生經常下載的免費音樂和遊戲中,帶有惡意程序;
5. 使用加密軟件保護存儲信息;
6. 不使用藍牙和NFC時,關閉它們以防止被惡意鏈接。
7. 不要點擊文本消息的鏈接或下載附件,除非已經被證實安全。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