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韓嘯:摸著良心做事 才能贏得民心

【大紀元2015年02月25日訊】在國內有句耳熟能詳的話,就是「中國甚麼都缺,就是不缺人」。我思忖著此話講得好像有幾分道理。先不論這個缺或不缺,關鍵是,無論缺甚麼就是不能缺了人的良心。

在古時的社會,官員相信善惡有報、因果報應,所以,在法治不健全的時代,清官主要以德為標尺,審案說此人不德,打板子,說此人無德、無人性,殺掉不要了。官員廉政,靠的是社會的道德準則,靠的是良心。「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清官雖然不過是盡了本份,但會被百姓追捧,被感恩戴德。所以,在中國古代良心就顯得比法制重要。

幾千年來,中國人深受儒、釋、道思想的影響,恰如《九評共產黨》所說,「善惡有報」是社會的常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為人的起碼美德,「仁義禮智信」成為規範人和社會的道德基礎。在這樣一個前提下,中華民族形成了完整的信仰、道德體系,人們知道了如何做人的道理,社會風氣古樸、井然。

中共竊取政權後,對中華傳統文化肆意破壞,道德信仰崩塌。特別是「文革」,在打到「孔家店」「破四舊」和「與天地人鬥、其樂無窮」等口號中,傳統價值觀連同古廟、古籍一併被徹底革了命。人失去了信仰,沒有了做人的道德規範。所以,現在很多的中國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良心值多少錢」「良心不能吃不能喝,有甚麼用」等等。在無道德約束下,人性惡的一面膨脹,私慾橫生,為一己之私,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都作為座右銘了。在丟掉了傳統文化、失去了道德信仰下,講人的良心、講官員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執政為民」「廉政」等等,無異於癡人說夢。

過去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而現在卻有人說在當下中國,良心已是稀缺資源,為甚麼會如此呢?歸根結底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徹底喪失。那麼甚麼是人的「良心」呢?在中共無神論的灌輸洗腦中,很多人已經很難回答這個問題了,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人們行為準則的規範,衡量標準就是儒、釋、道的中華傳統價值觀。遵守的好就是個有良心的好人,逾越了就是沒有良心的壞人。傳統道德標準在衡量人的「良心」,評判著人的德性,而不是自說自話。

中共要想贏得民心,必須重建和弘揚傳統文化,使官員知道做人的道理,摸著「良心」做事。法輪大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其「真、善、忍」的巨大正能量,使人們如逢甘雨、如沐春風,震撼人心,但卻遭到了中共惡黨的瘋狂迫害。從這一點說,中共的邪惡本質與傳統文化是水火不容的。

看到不少「良心大討論」的文章,熱度出人意料,但細細想來,又在情理之中。越缺少甚麼,越在意甚麼。我們的社會都渴望重建道德良心,期待社會和諧、善良。

責任編輯:任慧夫

相關新聞
馬有志:偉大的時代與大紀元良心媒體
李祥春:退黨救贖良心
玉清心:美國「警察與小偷」為何感動世界
外媒:道德底線下降 孩童成為恐攻目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