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11月26日訊】目前在「世界工廠」廣東東莞,加工製造業走下坡路,尤其是電子行業相關的企業訂單流失嚴重,不得不關停或將生產線向東南亞、非洲等地轉移,倒閉潮再現。據報,有一家手機屏幕加工廠,其利潤三年減少9成。
據《新京報》報導,37歲的河南人任遠關閉東莞的工廠一年多後,不久將深圳的工廠也關閉了。幾個月來,任遠把自己名下的房子、車子變賣維持運轉,但最終還是解決不了問題,只好選擇了關門。
2003年,任遠到東莞一家手機屏幕加工廠打工。在熟悉了業務流程後,2005年任遠成立了自己的手機屏幕廠。當時為三星、諾基亞、京瓷等手機供應手機屏,生產規模也越來越大。2009年,任遠又在深圳開了一家相同的手機屏幕廠。但他的工廠沒有核心技術,只是將外面工廠切割好的玻璃組裝焊接成手機屏幕。
從2012年開始,手機屏幕的利潤越來越低,廠家紛紛壓價銷售,造成惡性循環。任遠說,工廠利潤三年減少了9成,「3年前生產100萬件貨能賺200萬,現在生產1000萬件才賺200萬。」
10月8日,與任遠類似的企業深圳福昌科技公司也宣告,因資金鏈斷裂,決定停產,放棄經營。福昌主要為三星、華為、中興等手機企業生產手機塑料外殼,屬於低端產業。
不久前,東莞京馳塑膠科技有限公司也宣布破產。成立於2013年的京馳公司也是一家生產手機外殼的企業。
東莞當地流傳的說法是,近一年以來至少有4,000家企業關門。而以電子行業為首的生產製造業企業成批量倒閉。據報導,東莞有不少工廠轉移到中國內地、越南、印度、非洲等地。
責任編輯:李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