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1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翼瑞典報導)在瑞典建房,無論是商業行為,還是私人建房和改建,都需要到所在行政區申請建築許可。從買地、建房到入住,或者再賣房,其中的每一步都有增值的可能。本報請教了兩位即將參加11月25日《紀元論壇》的瑞典建築顧問和設計師,請他們為讀者簡單介紹一下在瑞典建房的挑戰和機會。
建房許可(Bygglov)
在瑞典,無論是私人還是企業,建房、外部改建時都需要符合區政府的發展方向。由於建房會影響到當地的環境、交通、防火、高度、結構、能源供應、供水排水、排污、空氣流通等等,政府部門對每一項都有詳細的規定。建房許可申請中有任何一條不符合規定的, 都會被否決,如果申請人不能明確問題出在哪裏,不能提供充分的材料的話,那這個申請就可能會被無限期擱置下去 。
本杰明.赫斯特姆(Benjamin Hellström) 曾在斯德哥爾摩海寧頁(Haninge) 行政區當過多年的建築監察員,專門負責頒發建築許可、施工監察和審核,參與了許多大型項目,如海寧頁巨型商城的建設。現在他辭去了政府部門的工作,開始經營自己的建築顧問公司,幫助企業申請建築許可,辦理建築過程中需要的一切手續,併進行施工審核。
他給華人投資者的建議是,當有意想要買某塊地時, 最好在投標前先和熟悉這個地區情況的建築顧問諮詢一下,看看有沒有環境等各方面的問題,瞭解一下那塊地的原業主有沒有建房許可,買賣過戶後新業主是否需要再度申請建房許可。假如原業主未經許可私自改建過,在一定時間內沒被發現就算區政府默認了;可是以後新業主需要改建而申請許可的時候,區政府就會有機會阻止新業主的改建計劃。 所以在買地或買房前,即使時間緊張,最好也要諮詢一下專家。
本杰明說在瞭解區政府要求的同時,還要瞭解當地的建設規劃、具體規劃,預先按照要求做自己的計劃很重要,否則會有很多麻煩。他說申請建房許可的等待時間在每個行政區會不太一樣,不過基本上都在10週內。如果因為申請材料不夠而被拒, 重新申請還會等這麼長時間,這就很不值得。
技術增值
建築設計師克拉斯.瓦林(Clas Wallin)2003年在斯德哥爾摩郊外買了一片地。賣方是當地的農民,因為需要買一台拖拉機,就打算出售一塊地來換現金。克拉斯和妻子去看地勢, 那是一片高草地,遠處是森林和高爾夫球場, 他們覺得環境很好,就用50萬克朗買了下來。他自己設計了房子, 花了320萬克朗建了一棟兩層樓的新房給自己一家四口人住。12年後的今天,房子估價是960萬克朗,漲了2-3倍。
雖然房產的增值與否會隨著經濟的起伏而變化,但是克拉斯認為從買地、分塊計劃(有的地塊可以分割)、申請建房許可、建房,到入住或賣房,甚至以後的改建、裝修,整個過程中都有一個技術增值空間,技術問題處理得好的話這個過程中的每一步都有增值機會。
責任編輯: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