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10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當地時間10月5日上午,歷時5年多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終於取得進展,12個談判國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的部長會議上達成基本協議。在談判中曾經針鋒相對的美國和日本握手言歡,有媒體認為出於對中共擴張的警惕美日最終互相妥協。
據共同網10月6日轉載共同社報導,TPP開始於2010年,而日本是在2013年3月加入的。2013年7月,首次參加談判時美國強烈要求撤銷敏感農產品的關稅。代表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被稱為「難對付的談判高手」的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與代表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TPP代表甘利之間漫長的爭鬥開始了。
2013年12月的部長會議上,之前的工作磋商中差不多已談好,但當會議正式召開時,弗羅曼突然拿出一張紙,裡面寫的內容與前面的磋商相去甚遠,然後問道「沒異議吧」。當其他部長等在場人士啞口無言的時候,甘利反駁稱:「不是這麼說的。」談判被迫從頭再來。
2014年4月日美部長磋商時出現了轉機。美國終於開始同意保留敏感農產品的關稅。
2015年6月,美國國會以微弱優勢通過了將談判權限全權賦予奧巴馬的《貿易促進授權(TPA)法案》。該法律被認為對談判達成協議不可或缺。對這一法律能否通過高度關注的各國紛紛開始讓步。
9月30日在美國亞特蘭大召開的部長會議上,東道主美國遲遲不肯讓步。
10月4日美國在新藥問題上提出了讓步方案,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進行了妥協。協議文本在5日凌晨完成,也就是最後一次全體會議的2個小時前。
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全球經濟的規則並非由中共、而是由我們來制定。」日本首相安倍也強調了TPP在安全上的意義。中共在經濟和軍事兩方面不斷增強影響力,這一因素促使兩位首腦認為必須談妥TPP。
TPP談判爭取取消所有產品的關稅,同意進行自由貿易,並在投資及知識產權等廣泛領域統一規範。奧巴馬總統曾經表示,TPP要締結「歷史上標準最高、最具進步意義的貿易協定」。有評論認為在不遠的將來,這個新型經濟組織必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組織,它將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經濟格局,改變世界經濟運行模式,重新描繪世界經濟版圖。
有分析認為,因為成為TPP成員國家的政治體制必須是尊重自由、民主、法制、人權、普世價值觀。而且TPP統一監管標準包括:貿易和服務自由、貨幣自由兌換、稅制公平、國企私有化、保護勞工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環境資源、信息自由(包括新聞自由、互聯網自由等等)。這些條件中中共一條也不具備,中共把自己擋在了TPP之外。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