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10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心儀香港報導)港府昨日召開跨部門會議,商討上周五汲水門大橋遭船隻碰撞封閉事故。運房局局長張炳良表示政府會加強應變、溝通、控制及連接等四方面的措施,包括運輸署會研究如何加快安排應變船隻,接載乘客去機場,機管局亦會考慮開放屬禁區的海天碼頭。 早上11時,運房局及多個政府部門,聯同機場管理局(機管局)和港鐵公司,在政府總部舉行跨部門會議。運房局局長張炳良表示會議初步對整個事故進行全面檢視,就整件事的檢討可以四個「C」來代表總結,即是加強「Contingency」(應變)、「Communication」(溝通)、「Control」(控制)及「Connectivity」(連接)。
他說,正研究若再有類似事故,警報系統將同步讓所有相關部門,包括政府部門及機管局都知悉情況,各自因應已定下來的安排進行相關工作。同時,運輸署會研究如何加快安排應變船隻,接載乘客去機場,機管局亦會考慮開放屬禁區的海天碼頭。機管局及運輸署研究一站溝通平台,及一個發放交通、航班消息的手機程式,直接讓市民知悉最新情況或有沒有疏導方法。
另外,為了防止同類事故再發生,張炳良指考慮加強海上巡邏,海事處以往只有一艘船主要巡邏青馬大橋一帶海面,會加強至巡邏二十四小時,包括汲水門大橋一帶海面,並邀請顧問研究預報系統,但船程短設預報系統有難度。
他又說,如果短時間內再發生同類事故,必要時也可調用船隻接載受影響市民,「調用船隻必然是抽調正在服務其它航線的船,當然很嚴重的時候,機管局甚至可以運用其跨境渡輪,但要視乎其嚴重情況在現實的環境中是怎樣。」
對今次事故中,陸路出入中斷、連機鐵都暫停服務,但運輸署當日,隔了超過一小時才建議市民坐船入愉景灣再轉巴士去機場。張炳良承認,無論對外發放資訊、或部門之間的溝通都有不足。不過他強調安全是首位,當大橋發出警報,已差不多等如要封橋,將引來交通不便。他說路政署用了超過1個半小時檢查大橋結構,確定有否風險。◇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