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10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季薇多倫多編譯報導)消費者在收銀台付款時,經常會看到一些慈善捐款箱,有時收銀員也會詢問是否願意捐助。通常數額並不多,但是這種方法既方便也受信賴,積少成多,總額也很可觀。
據加拿大雜貨店網站canadiangrocer.com報導,多數加拿大人在付款的時候,都樂於慷慨解囊。民調機構易普索-瑞德(Ipsos Reid)協同市場研究公司Companies & Causes Canada展開的調查發現,60%的加人在付款時會捐出善款,而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有30%的人這麼捐過款。儘管大多數的捐助金數額很小,但卻能夠為慈善組織籌得巨額資金。
例如去年,會員制超市Costco舉辦的「五月奇蹟」活動,為兒童奇蹟網(Children』s Miracle Network)籌得了570萬的善款;沃爾瑪的類似活動,也籌得了550萬元。
易普索營銷副總裁艾利(Jessica Avery)認為,付款時籌集善款的方式很見效,原因是它容易操作,便於消費者參與。也給了消費者有機會支持經常光顧的商家。
雖然有媒體報稱消費者是迫於情勢,但調查發現,47%受訪者表示,捐錢與當時的預算有關,30%則說與募捐的理由符合自己的想法。只有7%承認是迫於外在壓力,7%是因為收銀員問了自己。
艾利說,他們確實發現大多數人往往對此無動於衷。但是包括那些不喜歡被問的人在內,還是有很多人捐了錢,並且不會對零售商或慈善機構產生負面的看法。所以這種籌款方式非常值得肯定。
消費者更支持參與公益事業的公司
研究還發現,在消費者心目中,公司與某種公益事業有關係是多麼重要。84%的國民稱,如果某個品牌支持一項公益事業,在價錢和品質一樣的情況,他們願意換用產品。
商家的其它籌款方式
附捐一元: 消費者購買了某種產品,商家就捐一元錢給慈善機構;對等捐:顧客買某種產品,商家就捐同樣一份產品,如Toms公司用此法為慈善機構捐童鞋。調查發現,有43%的受訪者參與了附捐,24%參與了對等捐。當問及消費者更喜歡哪種籌款方式時,33%選了第一種, 22%喜歡第二種。另有24%贊成在收銀台付款時捐款。◇
責任編輯:喬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