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根據美國財政政策研究所(Fiscal Policy Institute)一份最新調查報告,2000至2013年間,美國「主街企業」(Main Street businesses)(如餐廳、零售店、乾洗店和美容院等)的增長全部來自移民。2013年移民企業家佔據了小型獨立企業家總人數的約三分之一,遠高於人口比例,該年移民是美國人口總數的13%,是勞動力總數的16%。報告並沒有區分合法或非法移民。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該報告作者卡利克(David Kallick)認為,移民在社區重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沒有移民和他們的企業家精神,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和羅德島等受到金融危機重創的地區情況可能更糟。
近年來移民的湧入扭轉了紐約、舊金山和堪薩斯城等大城市總人口下降的趨勢。報告還發現,亞裔佔據所有「主街企業家」的近一半,他們主要集中在餐飲業、乾洗店和美甲店。
移民企業家通常先在經濟不景氣的地區創業來站穩腳跟,這些地區因其低房價而吸引了外來移民。他們通常開設家庭小店和餐館為其他移民服務,逐漸吸引了更多人光顧,最後幫助當地的經濟發展。
總的來說,移民比美國人更依賴於存款,更不願向銀行貸款。在食宿業的移民中有21%申請了銀行貸款,而美國出生企業家中有34%申請了貸款。
目前國會在是否改革美國的移民系統而陷入僵局,但很多城市,包括芝加哥、底特律和印第安納波利斯已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吸引各種技能的移民。
去年7月,辛辛那提市長克蘭(John Cranley)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致力於使該市成為全美國對移民最友好的城市。工作組將推出吸引移民、帶動經濟增長的政策﹔提升辛辛那提的國際形象,全面吸引外國投資者。
在普羅維登斯,拉丁裔移民最初在紡織廠和珠寶製造廠工作,之後移民企業家在主街上開設了小商店和餐館。1993年多米尼加移民德爾加多(Manuel Delgado)開設餐館La Gran Parada,已從最初的3張桌面擴大到了現在的89張桌面,從原先的家庭餐館變成了目前聘請16名員工的企業。
另據《費城新聞》網站philly.com報導,移民佔大費城地區總人口的10%,是勞動力的12%,「主街企業」老闆28%。當地1.3萬移民企業家中,印度裔移民最多,約1,800人。
在全美國範圍內,移民擁有61%的加油站,58%的乾洗和洗衣店,以及53%的雜貨店。
責任編輯:王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