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1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1月20日,中共統計局發佈數據稱,2014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名義增長15.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1%,增速比2013年回落3.9個百分點,同時外貿出口及國內消費等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經濟全面下滑。
大陸財新網報導,2014年,大陸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均現回落。研究機構認為,2014年經濟增長乏力及全年經濟增速繼續下行主要原因是內外需求不足所致。
大陸官方消息稱,大陸2014年GDP增長為7.4%,低於中共目標7.5%,是1990年以來最低的。而路透社報導說,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經濟學家Andrew Polk說,這個GDP數字很難和其它負面的跡象吻合上。
1月20日,中共統計局發佈數據稱,2014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0.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5.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1%,,增速比2013年回落3.9個百分點,實際增速回落4.1個百分點。
財新網消息說,大陸製造業投資繼續維持在低位,2014年12月末,製造業投資持平於13.5%。其中,紡織業、食品製造業等輕工業投資增速出現下滑;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等製造業行業增速也出現下滑。基礎設施方面,第二產業中的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速小幅下降,投資增速降至17.1%;第三產業中的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8.67萬億元,同比增長21.5%,增速比1-11月回落0.3個百分點。作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幅度更大。201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5萬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9%),增速比1-11月回落1.4個百分點,比2013年回落9.3個百分點。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員李奇霖認為,基建投資力度雖維持較高位,但不能夠抵消房地產、製造業投資回落的合力。房地產高企的存量(在建和待售面積)意味著房地產投資短期仍難見底,最快也得等到今年下半年。未來房地產還將繼續去庫存,至少在2015年上半年還看不到投資拐點。房地產和嚴重過剩的重工業產能將長期制約中國經濟增長。而國內需求持續低迷,使得製造業企業固定投資需求也依然不足。
從消費看,消費增速有所回落。2014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連續4個月維持在1.5%左右增長,顯示居民貨幣購買力下降,內需不振。
2014年,大陸出口連續第三年未達到政府目標。中共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的增長僅2.3%。2013年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長7.6%,2014年外貿增長同比2013年大幅下跌75%。中共海關總署認為,2015年一季度中國出口增長仍面臨壓力。
澳新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立剛說:「這是中國連續第三年未能達到貿易增長目標,反映出虛弱的國外需求以及疲軟的國內需求。」
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的財經專欄作家廖仕明認為,多年來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火車頭」就是進出口貿易,進出口增長急劇減緩說明「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沒力了,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急劇轉型的時期」。
廖仕明說,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中共投資會造成通脹,內需拉不動,外貿又急劇減緩,這正印證了中國加工廠倒閉外遷狀況,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正在變化。
大陸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2015年,大陸出口可能略有回升,消費繼續保持平穩,投資增速回落仍將拉低經濟增長,「2015年中國經濟可能面臨國際環境變化、工業領域通縮及地方債務違約壓力等不確定性」。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稱,2015年一季度經濟數據仍可能將繼續惡化,經濟最差的時候還沒到來,後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需要進一步加碼來穩定經濟。2015年房地產投資增速仍將慣性下滑,外部經濟的動盪也導致外需具有不確定性。
責任編輯:李曉清;覆核編輯: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