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8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熙綜合報導)繁複疲累的上班工作,讓精神緊張壓力過大,閒暇之時總想要放緩腳步,走進大自然紓解疲憊的身心。美國一對夫婦,為了遠離喧囂,花了10年時間,打造了一間水上城堡,小屋漂浮在大自然中仿佛回歸天地,夫妻倆過著恬靜自在的幽居生活。
美國緬因州佛伊夫婦花了10年時間,親手在一條小溪上建造了一個面積約為22平米的漂浮房屋(Floating house),這對夫婦為房屋起名「浴缸城堡」。屋子用燃料氣罐及水缸固定位置。房子蓋在水中央,對外交通需划小船。
省下昂貴生活費
《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佛伊(Foy Brown)和路易莎(Louisa)的住家位置特別,在一條溪流的正中央。佛伊表示,剛開始先在陸地上蓋好底座,由於較為簡陋,佛伊常要去屋頂修漏水,並和妻子一起佈置家裡,水上小屋設有開放式廚房,傢俱一應俱全,閣樓則為主臥室,房子外設有細小的露天平臺,經過10年的努力,小屋成為他們的安樂窩。
雖然佛伊夫婦都很喜歡這棟房子,但冬天實在太冷了,因此他們只在每年的5月至11月入住,佛伊形容這間房子沒有電視,沒有鄰居,也不需要繳租金和水電費。這是真正遠離喧囂。
另據報導,英國一對夫妻為了省下昂貴生活費,而選擇漂浮在水上生活。勞倫斯夫婦由於無法繼續支付昂貴的生活費,便決定變賣房產,買船定居水上,因為居無定所,也就無需繳納家庭稅和水費,每月只需60英鎊的柴油燃料支出用來驅動小船和供暖,一年下來可以給家庭開銷節省下8000英鎊。
荷蘭漂浮屋與海共存
漂浮屋的概念來自船屋、是從船屋演變而來的,而它更進步的地方是更符合人類的需求。荷蘭是個地勢低窪國家,為解決土地問題,多用填海造陸、造田等方法與海爭地。除了傳統方法,荷蘭近年出現了結合建築、設計以及環保的「漂浮屋」(Floating house),土地不足的問題才得到解決。
漂浮屋具有獨特的文化性,過去在荷蘭船屋多為社會中低階層的人所居住,但現今一些嚮往水上生活的中上階層的人也開始住進漂浮屋。
責任編輯:李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