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7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梓瑞典報導)瑞典教育大臣揚•比約克隆德(Jan Björklund)上週五宣佈,建設歐洲散裂中子源(ESS)的項目已經完成資金的籌集。
比約克隆德新聞發佈會上表示,ESS項目已經完成了97.5%的融資。這對瑞典的科學研究很重要。他說:「更多金融家將加盟,資金將會綽綽有餘。」
ESS將建在瑞典隆德。瑞典為該項目提供35%的資金,約58億瑞典克朗(6,23億歐元)。德國已經同意資助費用的11%,約18億瑞典克朗(1.93億歐元)。
瑞典環境法院6月16日已批准ESS建設計劃,預計在秋天將開始施工。估計建設將在2019年完成,到2025年時,該設施應可以充分運作。
散裂中子源是一個用中子來瞭解微觀世界的工具。當一個高能質子打到重原子核上時,一些中子被轟擊出來,這個過程被稱為散裂反應。
散裂中子源的特點是在比較小的體積內可產生比較高的中子通量,每個中子能量沉積比反應堆低4-8倍 單位體積的中子強度比裂變堆高4-8倍 可用較低功率產生與高通量堆相當或更高的平均中子通量。要達到1×1015/cm2.s 的平均中子通量,散裂源需5兆瓦束功率,而高通量堆則需60兆瓦熱功率。散裂中子源的脈衝特性是由加速器所決定的,因此它的脈衝化對於中子通量並不造成損失,如果配上飛行時間技術,可以具有很高的時間分辨性能,對於開展材料和生命科學中,包括一些中子核物理,一些動態特性的研究極為關鍵。散裂中子源能提供的中子能譜更加寬廣,它可以提供從電子伏特,到幾百兆電子伏特寬廣能區的中子,大大地擴展了中子科學研究的範圍,拓深了中子科學研究的領域。
歐洲散裂中子源(ESS)是一個泛歐洲的項目,至少17個歐洲國家參與建立,瑞典和丹麥作為東道國。該設施將建在瑞典的Lund,而ESS的數據管理和軟件中心將設在丹麥的哥本哈根。將有20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在該設施工作。ESS將有助於為製造業、藥業、航空航天、發動機、塑料、能源、電信、交通、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等行業開發新材料。ESS將提供比現有的中子源亮30倍的中子束。
(責任編輯: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