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再衝高 加國成年子女與父母同住倍增

人氣 4

【大紀元2014年07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田青渥太华編譯報導)住房負擔能力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許多人開始問,為什麼新房子的成本這麼高?千禧年前後出生的孩子目前還住在父母家,而父母們已經開始擔心。他們有理由如此擔心。1981年至2011年,25~29歲子女住在父母家的數量增加了123%。與此同時,這個年齡段獨立生活的夫妻數量也下降了三分之一。

多數情況下,房價上升的速度高於人們攢錢以供首付的速度。另一個促成因素是聯邦政府的關注,當他們認為住房市場「過熱」時,會收緊抵押貸款的規則。

我們常常只能當「事後諸葛亮」,因為只有當我們回頭看時,才能夠準確了解到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也許有人會說,安大略省住房負擔能力的問題早在1961年引進第一個銷售稅時就開始了。幾十年來,此稅收小幅上下浮動,但其本身還是可控的。

1991年1月1日,聯邦政府推出了其獨立的7%消費稅(GST),住房稅收開始變得複雜。起初,他們向新的購房者保證,這個新稅會被鎖定,以確保稅收不會隨著房價上升。遺憾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政府越來越依賴這項稅收,而指數化的承諾也開始褪色。加拿大住宅建築商協會(Canadian Home Builders Association)一直就這個問題在進行遊說,但鑒於政府增加稅收的需要,如果沒有更大的輿論壓力,是不太可能發生任何變化的。

20世紀80年代後期引入安大略省的土地轉讓稅(Land Transfer Tax)可謂名符其實。它允許政府對省內每一塊土地的交易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其中包括住宅用地的交易。

另外,也是在80年代後期,安大略省宣布推出開發費用法(Development Charges Act),允許市政府對每一座新建住宅收稅,為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與大多數政府稅收相同,一開始平均每戶只收取約2,000元,但很快就茁壯成長為所有稅收中最大的一項。

經過25年的綜合作用,所有聯邦、省和市級的新稅,從約佔新房總成本的3%增加到今天的24%。

如前所述,自推出以來增長最快的稅一直是開發費用。這項費用每5年審查一次,大幅上漲有可能發生在5年審查之時,而每一年,它也會隨加拿大統計局的建造價格指數上漲。

以首都渥太華为例,本輪開發費用的審查剛剛完畢,並在6月11日得到了市議會的批准。如果按2009年所採用的費用方式計算,增幅是47%。如果按最近的通貨膨脹率計算,增幅是31%,或者說每戶增加8,500元,一個家庭所需支付的總費用幾乎達到了34,000元。

住房負擔能力的挑戰不僅僅發生在渥太華。2005至2011年期間,一所新住宅在加拿大的平均價格上升了58%,而在新購房者中所佔比例最大的千禧一代的薪金只增長了6%。可見住房負擔能力還在以驚人的速度下降。

與其繼續增加稅收,不如市政府開始控制自身的消費。最近,加拿大獨立企業聯合會(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的一篇文章稱,雖然加拿大城市人口自2000年以來增長了12%,但同時期通貨膨脹調整后的支出已突破55%。

在加拿大的歷史上,國人一直享受著置業的驕傲。但除非政府開始控制其自身開支,並將稅務降至可控水平,否則的話,越來越多的後人將只能一輩子租房住。

(责任编辑:岳东卿)

相關新聞
加八月新屋开工量增加12%
加拿大10月新屋開工創年度新高
加拿大10月房市火熱 銷售和價格上漲
渥太華房地產回報率加拿大居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