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6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經濟學人》在5月31日〈韓元漏洞〉(Hole in won)一文中報導,韓國的亮眼經濟建立在巨大工業集團(財閥)的大規模舉債上,而現在家戶債務正威脅經濟成長。去年家庭債務數字首次超過1千兆韓元(約9千億美元),其成長速度甚至高於國民生產總額(GDP)與平均家庭收入成長。
2012年,韓國的家庭債務是韓國人每年可支配所得的1.6倍,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已開發國家的平均值是1.3倍。全球的富裕消費者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擺脫債務後,韓國的債務卻「穩定成長」。
金融管制點燃黑市引信
文章解釋,部分原因是危機只稍微吹縐了韓國,接下來的緊縮開支有限。對銀行的零碎管制,包括較低的客戶「債務-收入比」(debt-to-income),使非銀行對手更具競爭力。這使得信用卡公司的貸款、互助儲蓄團體及保險公司的放款成長速度遠大於大銀行。2013年,非銀行貸款估計有540兆韓元,超過所有家庭債務一半以上,創下歷史新高。
韓國監管機構已經認識到,並試著遏制非銀行單位的泡沬貸款。2012年,合作社的存放比率( loan-to-deposit ratio)被降到80%(銀行的比率約徘徊在97%)。同時也限制保險公司不得過度包裝家庭貸款產品。非銀行的利率上限由每年39%下降到35%。但這可能鼓勵黑市貸款給信用等級最低的借款人。
「幸福基金」助還債
為紓解債務人的壓力,韓國政府成立基金協助借貸或還款。《經濟學人》舉例,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李先生陷於困境,他經營的室內設計公司經倒閉,李成了不良債務人。接下來的房貸熱潮使他的處境更艱難。
由於銀行擔心貸款給企業,於是將目標轉向個人。從電視到街頭,到處都在兜售信用卡,李太太也辦了一張。李太太的信用卡債務有7百萬韓元(約6,900美元),多數因為循環利息所欠下。她與李先生離婚後,失業的李先生必須買單。
國家於2013年3月成立國民幸福基金(NHF),新的債務減免計畫目的在於讓低信用、低收入的家庭回到銀行貸款,李先生的利率及債務本金因此減免了一半。現在李先生在未來十年,會以比較低的利息償還另一半債務。他迄今的勤勞工作使其終於在17年後第一次在銀行開戶。
這項有18兆韓元的基金成立以來,已幫助24.9萬人免去一半的債務。該基金買入1億韓元以下、拖欠半年以上的貸款,最高可註銷70%。另外4.8萬債務人得到利率降低的「夢想貸款」,最勤懇者可以向銀行,以給信用較好的人的利率最多借1千萬韓元。
儲蓄、養老金被掏空
該幸福基金也關注減輕窮人的困境。然而,家境中等者仍然持有大部分的國家債務。他們貸款的主要障礙是抵押貸款,按韓國規定,抵押貸款不能超過財產價值的一半。
即使如此,房屋貸款仍然占了中等收入家庭債務的一半以上。許多房屋擁有者訴諸非銀行體系,以取得較自由的貸款,或把它當做利率波動時的權宜之計(幾乎所有房屋貸款都是變動的)。這使得本來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的儲蓄或養老金被用掉了。韓國的家庭儲蓄率從1988年的19%降到2012年的4%,是OECD中最低的。然而韓國的退休基金規模小,社會福利也有限。
中產階級家庭有1/4的收入用來償還貸款。據調查機構麥肯錫資料,包括抵押貸款在內,半數以上的家庭可以被視為入不敷出,但這個比例在1990年只有15%。隨著首都房價驟降,韓國的個人財務都受到壓力。文章最後提到,韓國政府現在明確地要減少家庭債務,它現在需要處理的不止是已經發生的急性債務,也要處理正在蔓延的「慢性債務」。
數字說話:韓家庭債台高築
不論是繳學費、買房子或擴大企業規模,貸款都已經成為韓國人生活的一部分。韓國家庭債務的總額2013年超過1千兆韓元,專家警告,最險惡之處在於,低收入階層的債務大量增加,加上人們向次級金融公司取得高利率貸款出現增加趨勢。
《韓國時報》報導,家庭債務主要來自租賃或買房子。專家警告,負債終究會使家庭減少開支,最後拖累經濟成長。
相較於世界其他發達國家,韓國的家庭債務比例偏高。據韓國策略與財政部門資料,2012年,韓國的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所得比達到163.8% 。而OECD國家2011年的平均值為135.7%。依可取得的最新數據,美國的比例為120.1%;英國160.4%;日本131.7%;德國更只有95%。
韓國家庭債務占GDP的比例為91.1%,也遠高於OECD的平均(76%)。2008年金融危機後,許多國家債務占GDP的比例都在下降,韓國卻持續上升,2007年81.5%、2008年84.3%、2009年87.1%、2010年86.6%、2011年89.5%、2012年達91.1%。2013年更較前一年增加6%。韓國的債務問題較其他經濟體更嚴重。
另外,分析警告,家庭債務的另一個問題是債務品質惡化,許多債務由收取高利息的次級金融機構所發放,越來越多人向這些機購借錢支付生活費。
(責任編輯:畢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