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5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綜合報導)大陸五一假期期間,道路擁堵,各大景區人潮洶湧,熱門景區「人山人海」,杭州西湖景區被擠爆,遊客失聯,孩子被衝散、擠丟的現象屢屢發生。「國家5A級」旅遊景區突發纜車停運,讓遊客在漆黑寒冷的峽谷谷底苦等5個多小時無人出面解釋,無奈的遊客只能摸黑爬山,逃出峽谷。
熱門景區被擠爆
5月1日是大陸「五.一小長假」的第一天,杭州西湖景區當日上午就開始「人滿為患」。
《北京青年報》報導,5月1日,杭州西湖景區的斷橋上人流如潮,湖面上也有眾多的遊客在乘船遊覽。杭州旅遊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五.一」假期期間,杭州西湖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68.48萬人次,今年或突破這個數字。
杭州樂居官方微博表示,5月1日,西湖景區迎客66.7萬人次。杭州地鐵1號線迎客80萬人次,刷新日均客流紀錄。
「國家旅遊局」5月2日發佈消息稱,北京23個景區共計接待遊客92.6萬人次,比1日客流量增長23%。上海動物園接待遊客超4萬人次。
據報導,無錫動物園•太湖歡樂園今年的5月1日是自動物園開業以來最火爆的一天,去年5月1日的客流量是8,000人,今年超過25,000人,增加兩倍多。
有民眾逛完南京紅山動物園後在微博上吐槽說:「到紅山看動物,留下印象最深的動物就是人了,不但種類繁多,形形色色,而且數量巨大,幾乎佔了所有動物比例的99.99%……」
深圳文開齊律師在微博表示,「五.一」旅遊,真累!最近幾年,快節奏的生活讓民眾身體精神壓力大,因此一到節假日,大家開始計劃旅遊,但每次出遊後又因車堵、人多等原因掃興而歸。
武漢一位民眾表示,這才是民間真實的悲哀!普通百姓平時哪有時間和假期出門旅遊?那些達官顯貴們到是平時想去哪就去哪。
網絡名人「老徐時評」在微博貼出兩張照片並表示,看看「五.一」期間北京的南鑼鼓巷、上海的外灘,你還敢節假日出遊嗎?
北京15名驢友在河北失聯
《中國廣播網》報導,5月2日晚,在河北張家口赤城縣大海坨山景區,來自北京的3名驢友和1名嚮導被困海坨山,他們報警稱另外還有15名北京驢友也失去聯繫。這19名驢友大多為散客,目前被困具體人數、位置情況還未最終確定。
成都動物園2天至少90多個孩子丟失
《華西都市報》報導,今年「五.一」期間,成都動物園每天都有幾十個小孩子被擠得哭著找媽媽。兩天以來,90多個小孩子在有關人員幫助下與親人團聚。此外,在雙流黃龍溪、都江堰等景區,每天也都會上演孩子找媽媽的場景。
在都江堰景區不僅有孩子走散,也有老人與親人走散的情況。
數百遊客被「丟」峽谷谷底 摸黑爬山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青龍峽風景區,被列入國家5A級旅遊景區。今年「五.一」期間,全國各地的大批遊客慕名前來。5月1日晚,青龍峽景區纜車突然停運,且無人出面解釋,苦等5個多小時的遊客情緒激動,現場一度陷入混亂。
數百名遊客未能登上纜車而滯留在谷底,其中有60歲以上的老人,還有嬰兒。他們大多僅穿著一件單衣,夜晚在寒冷的青龍峽谷底被凍得瑟瑟發抖。而就在這些被困遊客的幾米開外,景區的工作人員卻身著棉襖,圍在一起抽煙說笑。
這些遊客被激怒集體抗議。有一名自稱負責人的人出來解釋稱,因為當晚風大,纜車停運,大家只能爬山出去。
從纜車乘車點爬到山頂即使在白天,也至少需要40分鐘,夜路漆黑,又冷又餓的遊客被迫選擇摸黑爬山逃出峽谷,左邊就是懸崖峭壁。在深夜零點左右,依然有不少遊客還在攀爬。
部份滯留遊客爬出峽谷後情緒激動,要求景區領導出面道歉解釋,但十餘名工作人員均稱「不知道負責領導是誰」。最終也沒有任何工作人員對遊客道歉。
廣深線多趟列車晚點
《廣州日報》報導,5月1日,廣深動車出現故障,大面積晚點,3對列車停運。造成候車室異常擁擠。同時,廣深動車的售票點一度停止售票。
旅客在候車室發現:「站著的比坐著的多,很多人靠牆坐在地上。」除了候車室,廣深線出站口也聚集了大量人群。
報導稱,深圳往廣州方向的列車晚點情況更嚴重。在深圳火車站,來自深圳、香港的旅客湧進羅湖車站,隊伍直接排到了羅湖口岸。
據官媒報導,5月1日,全國鐵路單日客流破千萬——鐵路發送旅客1065.3萬人次,與去年「五.一」同比增加176.7萬人次,增長19.9%,創下鐵路單日客流新高。
知名景區住宿成倍漲價
大陸旅遊行業「逢節必漲」現象一直飽受詬病。「五.一」假期期間,陸媒記者走訪安徽、湖南、湖北等知名景區發現,與以往假期相比,住宿價格更是直線上漲,愈演愈烈。
「五.一」泰山景區住宿費漲3倍;湖南鳳凰五星級酒店天下鳳凰,標準間平時300多元,4月30日晚對外標價已漲到800多元。
鳳凰古城內的家庭旅館和客棧漲幅同樣不小。臨江房的價格漲到680元一晚,預訂已滿,而在平時,該類房間每晚大約150元。
5月3日是「五.一」假期的最後一天,返程高峰到來。有媒體提醒,一些途經重要交通樞紐、大型商圈、公園景區的公交地鐵線路及其周邊的站台,是小偷實施扒竊的主要目標區域。此外,長途汽車客運站、商場、步行街、公園、景區等人流密集地點偷竊事件也相對多發。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