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3月17日訊】《KANO》一片掀起熱潮,是否「媚日」的話題也伴隨而來,其實被侵略者能以包容的胸襟去拍攝這部電影,表現了高度與氣度。而《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陸譯:為奴十二年)亦是如此,這部甫獲三座奧斯卡小金人的影片,對19世紀美國的黑奴制度表現出反省之心,面對不堪回首的過往,展現了不文過飾非的誠意。
電影《自由之心》改編自索羅門•諾瑟普(Solomon Northup)的同名自傳小說,描述一名黑人小提琴家、並擁有自由之身的索羅門(奇維托•艾吉佛Chiwetel Ejiofor 飾)在華盛頓遭兩名白人惡徒欺騙而被綁架賣到南方淪為黑奴的故事。其間遇到了生性殘暴的棉花田主人艾普(麥克•法斯賓達Michael Fassbender 飾),過著度日如年的生活,但他渴望自由的心始終沒有改變,直到遇到了來自加拿大的善心布萊德•彼特木工貝斯(Brad Pitt 飾)的營救,才結束他12年非人道的奴隸生活。
艾普與貝斯針對黑奴人權的問題在片裡有段激烈的辯論,貝斯說:「黑奴在法律上或許是屬於你的資產,但是在神的面前,黑人與白人卻是平等的。」這句話其實道出了本片想要表達的核心價值「人皆生而平等」。那些看似的還不錯的「主人」,雖然表面上善待了黑奴,但當與一己利益衝突時,仍然選擇犧牲黑奴的人權,成為這不合理制度的共犯者;更何況是那些被私慾矇蔽了雙眼的,嘴裡說信仰天主,背地裏卻對奴隸做出慘絕人寰的行為,而「做這些事情遲早會受到神的懲罰」。影片藉此更提醒著人們善惡終有報,要世人不要忘記神的囑託。
導演史提夫•麥昆(Steven Rodney McQueen)本身就是一位黑人,他在一些迫害鏡頭的處理方式上甚為獨特。譬如當索羅門與農場監工發生口角而被吊在樹上一天時,導演以長鏡頭表現男主角痛苦的掙扎,而旁人竟視若無睹,且畫面持續一分多鐘之久;還有女工被綁在木頭上鞭打,一道道血痕烙印在她的背上,這些怵目驚心的鏡頭,讓觀眾籠罩在恐懼苦痛的氛圍中。這樣真實呈現的手法看似殘忍,卻在提醒大家,此種慘無人道的迫害手段並未隨著黑奴制度的廢止而消失,在後來的希特勒時代,在共產政權的血雨腥風中,其邪惡程度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許多人覺得這些非人道的手段與制度已成為歷史,平權的普世價值已然實現。但仔細一想,種族歧視、打壓信仰等等不公不義的事情仍然在這世界上演著,或者換另外一種方式繼續存在著,可見人類卑劣的手段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加幽微!這就是《自由之心》要喚醒世人從歷史中關心當代人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