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12月18日訊】圍繞著一台神秘的收音機,納粹佔領軍和猶太平民之間展開了道德勇氣的較量。美國電影《說謊的雅可布》(Jakob the Liar)以新穎的視角呈現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光輝,實屬二戰題材影視劇中的上乘之作。
1944年的波蘭,在猶太人區裡,白天,所有的男子都去貨運場為德軍做苦工,夜晚宵禁。猶太人生活在無助、無望中,自殺事件頻頻發生。雅可布原本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咖啡館老闆,戰爭使他失去了小生意,成為勞力。一天,他在軍官辦公室裡等候時,從收音機裡聽到了一段戰事新聞,說的是俄軍在向前推進。他興奮地把這消息傳開,可又不敢說出來源,只好謊稱自己有一台收音機。於是,貨運場的同胞天天向他詢問:今天有什麼消息?俄國人什麼時候會打過來?雅可布便硬著頭皮編造一段又一段BBC新聞:什麼俄軍打了勝仗啊,電臺裡有爵士樂演出,邱吉爾發表演說了等等。這些消息給男子漢們帶來了盼頭,奇跡般地,再也沒有猶太人自殺了。
雅可布和十幾個人組成了一支地下抵抗隊伍,決心抗爭。一天晚上,他們正聚在醫學教授家裡秘密開會,蓋世太保忽然到來,請教授立刻去為心臟病發作的軍官治療。教授被帶到最高指揮官的住宅,軍官命令教授趕快為他減輕痛苦,而作為交換條件,教授可以留下,而其他猶太人第二天都將被送往集中營。教授說:「作為醫生,我有義務為你治病。可是如果我醫好了你,你就會肅清整個社區。這是個困難的決定。」指揮官大發雷霆,咆哮著:「都是因為你們有了那台收音機,想反抗了!現在,告訴我,收音機是誰的。」教授坐了下來,鎮定地服毒自盡。氣急敗壞的指揮官抓捕了十名猶太人,以此逼迫擁有收音機的人自首,否則就會槍殺所有人質。
聽到這個消息,雅可布前去自首。在嚴刑逼問之後,審訊他的年輕軍官才發現根本沒有什麼收音機,他苦笑著,命令雅可布:「明天你要告訴所有人,你沒有收音機,你騙了他們。」雅可布說:「結果還不是一樣,在集中營裡死去?」 軍官沉吟片刻,說:「說不定,你能活上一周,兩周,半年,到時候俄國人、英國人就打過來了,誰不想看到明天呢?」
第二天,猶太人都被押到了廣場,被打得傷痕累累的雅可布站在檯子上,期限已到。他看了一眼自己曾經擁有的咖啡館,又抬頭仰望天空,一群鴿子平靜地飛過。指揮官大叫:「快說,你騙了他們。說!」雅可布笑了。一聲槍響,他倒了下去。鏡頭俯拍躺在血泊中的雅可布,他的話外音響起來:「故事就是這樣。我本來可以準備一篇慷慨的演說詞的,什麼堅定不屈之類的。但是沒有。而他們被送到集中營去,我們再也沒有見面。不過,或許故事不是這樣的?他們的火車被攻打過來的俄國人攔住了……」這時,畫面切換到運送猶太人的火車,俄國士兵拉著手風琴,開著坦克把他們解救了。在車廂裡,有一個雅可布收留幫助過的小女孩,她定睛望著拉琴的人,眼前出現了身穿白西裝的樂隊和紅禮服的女聲演唱組。這一切和雅可布之前給她描述的收音機裡的節目一模一樣。女孩子流下淚來,輕輕地說:「雅可布。」
這部電影改編於波蘭作家尤瑞克‧貝克的同名小說。它把嚴酷的現實和溫暖的希望恰到好處地合為一體,既沒有淡化悲劇色彩,又在結尾以超現實主義的手法激發人們對光明的追求。猶太裔導演彼得‧卡索維茨出生在匈牙利,在他五歲時,父母被抓進集中營,年幼的他被一個天主教徒的家庭收救。戰後,他和父母奇跡般地團圓。相信這段特殊的經歷使得卡索維茨對劇本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
扮演雅可布的羅賓•威廉姆斯以精采的演技獲得廣泛好評。很多人認為,這是羅賓塑造的最為成功的嚴肅角色。他以準確的力道演繹出一位逆境中的普通英雄:熱愛生活,深明大義。穿著破舊的大衣,走在毫無生氣的街道,雅可布的雙眼透出苦難重壓之下的絕望恐懼,而同時,卻仍然不失樂觀善良的神采。有一個片斷是雅可布在屏風後用鐵鍋和咖啡筒模仿英國廣播員的播音,此時的羅賓充分展現了他的聲音技巧和喜劇才華,給觀眾帶來些許輕鬆。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佈滿黑灰的色調,卻又蘊含鼓舞人心的溫情和啟示。沉重的日子裡,一個不經意的謊言,燃起了絕境中的希望。雅可布以生命為代價,延續受害者對自由明天的夢想──他們已經被剝奪了太多的美好事物,而那個無形的收音機,永遠不會被奪走。為了信念,教授和雅可布先後捨生取義,從容赴死。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他們的凜然正氣令人盪氣迴腸。熱淚奔湧著,我不禁展開了有關今日的聯想:在是與非的天平上,只有善惡的砝碼,不論地位尊卑和人數多寡。信念能夠賦予人智慧和力量,推動著正義的風帆,在維護良知的路上走得很遠很遠。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