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1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綜合報導)隨著中國經濟走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最緩慢的增長,中共週五出乎意外的降息,加強支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增長的努力。這次降息是兩年多來的首次。外媒評論說,這是一個最清晰的信號顯示決策者在越來越擔憂中國經濟放緩的步伐,它顯示此前所有的針對性寬鬆措施實際上都無效。
週五晚上的驚奇
路透社11月21日報導說,推出降息的時刻正值中國工廠增長停滯,以及作為增長支柱的房地產市場繼續疲軟,拖累更廣泛的經濟活動,並遏制一切商品的需求,從傢俱到水泥到鋼鐵。
凱投宏觀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說:「這是一個意外,又一個週五晚上的驚奇。」
威廉斯說:「它可能不會對GDP增長產生重大影響——那取決於是否決策者也允許信貸增長率回升。」
中共央行說,它將削減一年基準借貸利率40個基本點到5.6%。它下調一年基準存儲利率的幅度較小,僅僅25個基本點。這個改變從週六開始生效。
央行也採取一個步驟放開存儲利率,允許銀行支付儲戶1.2倍基準水平的利率,比先前的1.1倍上升。
最近的數據顯示十月份銀行借貸暴跌,貨幣供應增長冷卻,提高外界擔憂一個更急劇的經濟放緩,並促使外界呼籲出台更多刺激措施,包括降息。
經濟減速的步伐令中共領導人不安
《紐約時報》報導說,儘管有無數的跡象顯示增長在放緩,但中共領導人幾個月來克制自己不推出任何廣泛的經濟刺激措施,因為決策者試圖推動一個中共主席習近平在去年11月份宣佈的野心勃勃的金融改革方案。過去來自北京的首要信息一直是,中共願意容忍放緩的增長,以為更加可持續性發展創造空間。
週五的降息似乎顯示,中國經濟減速的步伐已經快到令中共領導人不安的地步。
中共央行週五迅速表示,降息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將從根本上改變方向或者更多激進的經濟刺激措施將來臨。
上個月中共政府發佈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GDP增長為7.3%,這是自從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緩慢的季度增長。今年的增長預計將達到十年來最緩慢步伐。
分析家說,央行的降息雖然意外,但是只會對中國整體經濟增長產生溫和的效果。他們說更直接的效果是,讓大型國營公司融資稍微更加便宜。而那些依靠向影子銀行借貸的小企業並不會受益。
所有針對性寬鬆措施無效
彭博社報導引述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說:「針對性放鬆不足以刺激實體經濟,因此現在他們意識到他們不得不從整體上放鬆政策。降息的經濟理由非常強烈。」
這次降息發生在注入流動性和針對性降准之後。雖然央行在去年七月份取消了大多數借貸成本的控制,但是銀行仍然使用基準利率作為貸款包括按揭的指南。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濱說:「這個政策宣佈是一個大大的意外,因為中國人民銀行一直專注於非傳統方式的貨幣寬鬆。這反映出政府擔憂近期增長前景,拚命努力下調企業融資成本。」
央行據說週五已經增添貨幣到銀行系統,因為新股發售驅動基準貨幣市場利率飆升,製造了現金短缺。11月6日,央行證實它通過所謂的中長期借貸工具注入7,695億元到中國各銀行,包括九月份注入的5,000億元和十月份注入的2,695億元。
巴克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常健說:「所有的針對性寬鬆措施或降低融資成本的微刺激措施實際上都無效。」他正確預測了今年第四季度的降息。「因此真正降低融資成本的唯一方式是通過削減基準利率。」
11月1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十月份經濟放緩加深。工廠產出同比增長7.7%,這是自從2009年以來的第二虛弱的步伐。而今年頭十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達到2001年以來最緩慢步伐。上個月零售業增長也未達到經濟學家的預測。
十月份社會總融資是6,627億元,比九月份的1.05萬億元下降。新的本幣貸款為5,483億元,M2貨幣供應同比增長12.6%。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