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日報公開信挨轟 外界憂高校遭思想整肅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4年1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報導)近日《遼寧日報》編輯部用臥底方式調查高校老師,並發出一封所謂公開信稱老師在課堂上抹黑中國,觸犯眾怒,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持續成為各大媒體的焦點。很多著名學者、教授對公開信提出批評,認為是為迫害教師收集證據,外界擔心意識形態的整肅運動已從網絡輿論戰轉移至校園。

人大前政治系主任向大紀元表示,在中共已經是過街老鼠的情況下,像《遼寧日報》這種極左的做法是在幫共產黨的倒忙,讓中共亡得更快。

《遼寧日報》派記者臥底偷聽策劃公開信觸眾怒

《遼寧日報》公開信稱記者臥底前往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瀋陽5城市的20多所高校,半個月聽了近百堂課,最終用了一個月時間籌備,推出大型策劃《大學課堂上的中國》,公開信為第一期。概括出大學課堂上的「缺乏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這三類問題。

《遼寧日報》用臥底方式的推出的所謂結論,引起很多教師的憤怒,並予以反擊。大陸著名學者、人大的張鳴教授公開批評說:「世界新聞史上,有過記者對大學教師上課進行過暗訪的嗎?偷偷記錄,偷偷錄音錄像?《遼寧日報》不是在勸告教師,教訓教師該怎樣上課,而是在收集罪證,最終治這些教師的罪。」

《炎黃春秋》月刊的副社長楊繼繩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老師向學生講課,老師談道、授業、解惑,這是老師的職責。現在中國意識形態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可能反映到課堂上來,有老師這麼講也有老師那麼講可能比較混亂,但《遼寧日報》是意識形態體系的一份機關報,它派記者臥底方式很不好。教學的問題就通過教學來解決,不要通過新聞媒體、尤其是官報去臥底,作為迫害教師的一個根據,這家報紙這麼做當然會引起很大反彈。」

他認為知識份子批評政府、批評社會是知識份子的職責,但在現有的中國社會,批評政府還是比較有風險的。

「現在一言堂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遼寧日報》公開信指責稱「大學課堂上的中國被隨意抹黑,一些老師在講台上牢騷失控,這不是偶然現象」,公開信還指責教師課堂上揭秘馬克思恩格斯的「隱私」,將毛澤東與古代帝王進行不恰當比較,追捧西方「三權分立」,且片面誇大貪污腐敗、社會公平、社會管理等等問題。

北大著名法學家賀衛方教授公開反駁表示,「『遼報』諸公真可笑!馬克思主義不是西方制度?居然把知識人應有的批判精神說成是抹黑中國,實在太抹黑中國媒體!」

人大前政治系主任冷傑甫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遼寧日報》這樣發公開信批評老師是不對的,大家都可以發表不同的看法,都可以討論。毛澤東那對那不對都可以說。過去我們就是對毛澤東思想一言堂害了不少人,這個教訓還不深刻嗎?」

冷傑甫認為大家都能提出批評意見來很正常,也很有必要,把黨報作為黨的喉舌這個問題都得改。他進一步分析說:「讓大家說話,天塌不下來。像罐頭一樣,將大家封閉起來,不給透氣,一呼百應,喊萬歲不是好事情。我主張在大學裡面言論自由、百花齊放,想說甚麼就說甚麼,應該這樣。一言堂終究不是辦法,現在共產黨就是被自己一言堂推到絕路上去了。」

意識形態整肅從輿論界進入校園

遼寧日報這封公開信出來後,所有的官媒都進行轉載,國平筆名的評論員撰文力挺,同時中共公安大學副教授王守田因言論被拘留,另外上個月中共教育部舉辦的高校黨委書記、校長的針對高校成為意識形態第一線的專題研討班,這一系列舉動令外界擔憂意識形態的整肅風已經吹到校園。

楊繼繩向記者表示,現在對言論的控制,從紙媒、到網絡、到高校、到課堂絕對是一體的,校園將面臨意識形態整肅,教師將可能遇到麻煩。他認為從《遼寧日報》的公開信來看,不是該報社記者的個別行為,這是報社黨組織、報社的編輯部策劃下的行為,他們已經收集教師的資料。

他強調這種因言治罪對報紙來說是不合適的,報社用偷聽、臥底這些行為不是很光明正大的。

「極左的人幫共產黨的倒忙成中共的掘墓人」

冷傑甫向記者分析,「《遼寧日報》是左派言論,左的問題不是好事情,是給現在的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幫倒忙。」他認為不讓大家說話不行,尤其是現在應該容忍對政府的批評,對政府批評應該受到歡迎,相反那些極左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共產黨現在是老鼠過街人人討厭,大家都不喜歡共產黨,極左的這樣下去是快點讓共產黨下台,是以極左的面目來推動共產黨下台。那些極左的人像遼寧日報這些是幫共產黨倒忙,成了中共的掘墓人。

(注:楊繼繩2003年初起任《炎黃春秋》雜誌副社長,曾是新華社高級記者、《經濟參考報》編委兼理論部主任、新聞出版中心主任、香港《中國市場》雜誌總編等。1992年被評為享受中共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責任編輯:李穹

相關新聞
兩封公開信拉開調查郭伯雄的大幕
王晨:敦促中共立即釋放王治文先生的公開信
一封公開信拉開清算徐才厚的大幕
佔中逾月 港府不敢接學聯對話中央公開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