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10月10日訊】(BBC報導)英國媒體關注香港局勢,並分析認為香港群眾示威抗議將繼續下去,形成一場「持久戰」。
《獨立報》記者彼得.波帕姆(Peter Popham)的署名文章說,這場學生抗議運動將會繼續下去。
他說這場學生和政府之間的對抗尚未結束,沒有人能預料結束會怎樣,能不能和平收場。
波帕姆認為,抗議組織者呼籲更多人走上街頭,香港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單方面宣佈「暫不會面」,這場爭鬥「其實才剛剛開始」。
他說,「香港人在他們還能夠上街抗議的時候繼續在街上抗議,也就因為他們可以而且也已經開始,我認為他們將會繼續(抗議)下去。」
他說,「年輕的香港人拒絕他們的自由被大陸撕碎,這場活動會繼續下去。」
「持久戰」
《經濟學人》一篇評論文章說,香港學生示威抗議活動是一場「持久戰」,政府官員採用拖延戰術,但時間可能站在學生這一邊。
文章說,9月底開始的香港爭取民主抗議活動目前陷入僵局,雙方尚未直接接觸對話,都在期待局勢變化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再出手。
和香港警方施放催淚瓦斯,以及反佔中和支持佔中者爆發肢體衝突相比,現在香港街頭抗議人數明顯減少許多。
但文章認為,現在雙方爭取的是公眾的民意風向,而不是被佔據了幾條街道或路口。
文章說,香港理工大學做的民調顯示,59%的受訪者認為香港應該拒絕北京政府的2017年香港特首選舉方案。
另外,有60%的受訪者認為示威抗議發生暴力衝突,警方、暴徒、甚至是特首梁振英,應該負最大責任。
文章說,如果北京拒絕修改香港政改方案,那麼香港民主抗爭就需要這樣的民意支持。
責任編輯:李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