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直:節日話送禮

言直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9月30日訊】中共腐敗成風,就連一個單純的傳統節日,如端午、中秋、新年等,也被中共貪官改變了它的意義與內涵,形成了一種腐敗文化,使節日變了味。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十分重視禮尚往來。節日的禮尚往來原本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但現在節日往往成為腐敗之風大行其道的時機。員工給領導送禮,商人給官員送禮,小官給大官送禮,地方給北京送禮。可以說無處不送禮,無時不送禮,無事不送禮,無人不送禮。人與人之關係變成了赤裸裸的權與錢、權與物的交換關係。節日原本的文化內涵已消失,歡樂祥和的傳統節日完全異化,漸漸成為社會潛規則滋生演繹的平台,成為貪污受賄攀附權貴的重要節點。

中秋節前,中紀委兩週三發「節日禁令」,要剎住送禮之風。但該送的照送,該收的照收。實際每年逢年過節中紀委都要發出類似要求與規定,三令五申,自改革開放後頒發的各項廉政規則達千餘項。可是腐敗風氣絲毫不減,與日俱增。清正廉潔,不貪污不受賄,本是為官之本,做人之道,乃基本常識與要求,現在卻成中共難題。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節假日要屢發通告禁令,禁止送禮收禮,禁止行賄受賄,唯中國也!實在可笑。

禁令每年雖頻雖多,仍無作用效力。

如借中秋節,在月餅盒或變臉的百寶盒裡裝滿現金、名貴手錶、珠寶首飾等貴重禮物,送給需要打通關節的掌權者,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月餅雖小,寶盒不大,卻折射出中共官員的腐敗與奢華。前青島市政法委副書記王延球曾在中秋節收受一名公安分局局長高達23萬元賄款。昆明還出現過31萬元的月餅禮盒,包括一套住房。北京一文化發展公司還推出過多款真金白銀製作的月餅,最貴者每套達4萬7千餘元,被稱為「國寶中秋」的黃金月餅。今年端午節,太原一家高檔飯店推出一款9999元一隻的天價粽子。西安還出現5600元的天價香煙。

中共貪官熱衷於權錢交易,愛好奢侈品已成圈子文化。送禮形式多種多樣:包括禮包、禮金、禮品、購物卡、有價證券、支付憑證等。除一般禮品外,還有名酒、名煙、名茶、古玩字畫和進口高檔奢侈品等。據統計,在年節日收受禮品中,名列第一位的是名表、名包等奢侈品,轎車與房子名列第二和第三位,名煙名酒知名補品也頗受歡迎。還有的送國內名勝景點游、境外數國游。更有甚者,送明星模特美女陪官員節日消遣。

去年陝西省安監局局長楊達才因戴各種名表被民眾稱之為「表哥」,也因名表被查出受賄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被判刑14年。寧波市公安局原副局長賀富昌受賄金額達1664萬元,受賄物品中,就有價值人民幣58萬元的汽車、鑽戒、名表等。山西一煤礦老闆在一次酒後口出實言,自曝為承包煤礦曾一次買進美國悍馬車百餘輛,連同車模送官員領導,達上億余元。在許多海濱城市,不少煤礦老闆購房數十套,多為送禮用。部隊送禮不遜地方,據報,總後副部長谷俊山送給徐才厚的竟是裝有百公斤黃金的高級奔馳。上層還曝出他還曾給各大軍區一把手每人撥送1500萬元,揮霍他用。據說唯有濟南軍區司令員范長龍未敢私用,為部屬解決難題,這大概是他被委以重任,提升為軍委副主席的重要原因與理由吧。

送禮風現在還催生出花樣翻新的新形式,如網購與電子支付的普及也給公款送禮提供了可乘之機,網購加快遞以及電子禮券等使送禮更加隱蔽。禮品發票也有講究,可開禮品、宣傳品、辦公用品等,花樣翻新的手段給送禮披上了「網購馬甲」,甚至形成了灰色產業鏈。

送禮之腐敗,無處不在,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禮品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浸入到大陸的角角落落。中國人所有的物質利益、精神趣味、人倫關係、權錢交易、政商潛規則,在各種送禮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它導致了一項富有中國特色的再分配制度,逐漸形成了有限的資源集中於權貴者的趨勢,社會財富嚴重失衡。由此而來產生了腐敗、賄賂與奢侈。「禮儀之邦」、傳統文化的核心被徹底粉碎,禮品的情感內涵徹底變味。

「禮儀之邦」無禮儀,傳統節日失傳統。在中共專制獨裁統治,遍地腐敗,缺少道德信仰與良知人性的國家,在一個沒有民主監督、司法獨立與言論自由的社會,禁令規定會起作用嗎?節日送禮之風會剎得住嗎?反腐敗還會有結果嗎?那只能是不會實現的「中國夢」!

2013年9月29日

相關新聞
中共淫官的情婦下場大起底
中共省部級以上貪官5年30落馬  貪腐贓款553億
【陳思敏】投桃報「李」 揭密中共外逃大貪官高嚴的發跡
冰山一角!中共貪官去年貪污扶貧款近30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