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9月03日訊】中國大陸8月初針對各級地方政府債務的「審計風暴」,使大陸地方債問題置於聚光燈下。在諸多被審計的城市中,武漢因近年大規模城市建設而債台高築,目前負債率高達185%,超過美國最高警戒線1.5倍,其債務風險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武漢市債務率高達185% 超過美國最高警戒線1.5倍
據陸媒《經濟觀察報》8月30日報導,近期,陸媒獲得一份來自中共財政部駐湖北專員辦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武漢本級政府綜合財力1058.22億元,債務率高達185.64%——已超過美國最高警戒線1.5倍。
與此相關,在2012年底至2013年初,審計署公佈的針對36個地方本級政府性債務的審計結果顯示,2012年,有9個省會城市本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超過100%,最高的達188.95%,如加上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債務率最高的達219.57%。若以此估測,武漢已接近負債最高的城市。
近兩年到期債務占總債務額的44%
儘管武漢政府的債務問題備受關注,但武漢政府官方至今尚未公佈確切的負債情況,這在當地儼然是一個敏感話題。
據《經濟觀察報》從中共財政部駐湖北專員那裏獲得的一份關於武漢本級政府債務狀況的調研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30日,武漢政府債務餘額為2037.05億元,比2011年年末的1964.47億元淨增加72.58億元,淨增長3.69%。
債台高築之下,武漢政府正在面臨一個債務償還的高峰。從截至2012年6月30日的統計情況看,未來各年應償還情況是:2013年310.59億元,占22.06%,2014年311.76億元,占22.14%,2015年143.35億元,占10.18%,2016-2020年405.34億元,占28.79%,2021-2025年90.38億元,占6.42%,2026年以後24.13億元,占1.71%。
2013年和2014年兩年到期債務是622.35億元,佔到債務總額的44.20%,上述報告預測,「從靜態看,2013年和2014年將成為武漢市本級政府償債高峰期。」
「滿城挖」 大規模城建帶來大規模舉債
武漢市的大規模城市建設是武漢市地方債務的直接原因。
2011年,武漢僅城建項目總投資就高達725.82億元,武漢大道、二七長江大橋、二環線(漢口段、水東段等)、白沙洲大道、東沙湖連通等21大重點工程同時開工。現任中共武漢市委書記的阮成發曾透露,最多的時候,武漢一共有超過5000個建築工地同時施工。阮成發一度被民眾戲稱為「滿城挖」。
前述報告披露,從2011年舉借情況看,直接債務277.93億元中,項目借款198.03億元,占71.25%,而項目借款中,城建項目193.68億元,占97.8%, 其中主要用於城市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建設。
武漢市土地交易降溫 難成償債途徑
據陸媒報導,武漢的債務猶如雪球,正在越滾越大。
陸媒所獲報告顯示,2008年至2011年,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餘額分別是747.60億元、1328.09 億元、1572.55億元、1435.28億元。這意味著,僅四年的時間,武漢政府債務餘額接近翻番。
與眾多大陸城市一樣,武漢償還債務的主要途徑是土地出讓收入,截至2012年6月30日,武漢政府直接債務餘額1448.54億元中,償債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收入,比率達到97%以上,其中土地收入比率達到44%以上。
大規模城市建設帶來的財政資金缺口,在一定程度上為武漢土地市場的「瘋狂」推波助瀾。2012年,在中國大陸眾多城市土地出讓收入下滑的背景下,武漢「逆市」增長,2012年全市土地出讓收益總額達949億元,同比增長61%,收益總額在中國大陸排名第二,僅次於上海,增幅則是大陸第一。
然而,2012年,武漢土地交易價格已經出現「降溫」跡象。據統計,2012年武漢拍賣成交的240宗地塊中,有218宗地塊因只有一家購買人,最終只能以底價成交,占總成交量的90.83%。
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研究總監李國政分析,隨著武漢二環線內「城中村」改造項目趨近尾聲:「未來武漢能賣出價格的地塊將越來越少。」
(責任編輯:古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