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9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大陸的「債城」、「鬼城」鄂爾多斯已經成為中共地方政府大規模投資創政績的一個縮影,類似的城市在大陸比比皆是。近日,中共兩個高規格調研組頻頻造訪鄂爾多斯,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城鎮化,大規模遷當地農牧人口進城。
遷移民眾填「鬼城」只能解決近一半存量房
8月底至9月初不到一週的時間內,來自中共政協及國務院政策研究室的兩個高規格調研組頻頻造訪鄂爾多斯,調研的主題無一例外地圍繞鄂爾多斯當前的樓市困局展開。針對鄂爾多斯目前的大面積存量房消化至少要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大規模「引資」和「引人」。
據大陸媒體報導,鄂爾多斯的存量空置房這一數字至今未獲鄂爾多斯政府直接披露,不過在東勝、鐵西及康巴甚新區,這些地區眾多在建和裝好門窗的樓盤連續數天的夜間亮燈率不足一半,有的樓盤甚至整個一片漆黑。這一現象是大量房屋空置的直接體現。
近三年的《鄂爾多斯國民經濟公報》顯示,僅2010年一年,鄂爾多斯新開工面積1,325萬平方米,施工面積3,140萬平方米,基本是前幾年的總和。但到2011年和2012年,當地房地產開始迅速降溫,兩年時間裏房地產竣工面積同比分別下滑56.5%和99.1%。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鄂爾多斯全年竣工面積為433.52萬平方米,但銷售面積僅為232.69萬平方米,房地產銷售竣工比僅為0.54。
鄂爾多斯當地一位房地產開發商表示,要想三、五年時間內消化存量房,除非鄂爾多斯再迎來經濟發展的新黃金期,由此帶動起房地產需求再迎高潮;否則,如果僅憑目前鄂爾多斯當地的需求狀況,三、五年時間可能遠不夠。
據中共康巴甚新區黨工委宣傳部長柴繼亮表示,鄂爾多斯市近年來已經在醞釀實施大規模人口遷移計劃。在這個名為鄂爾多斯「三區」規劃的藍圖中,鄂爾多斯政府正謀劃將當地農牧人口,整體搬遷至鄂爾多斯市旗所在地,原來的居住區不再住人。並稱這是鄂爾多斯城鎮化過程的一個部份。
康巴甚新區房地產管理中心副主任田永飛粗略地算了一筆賬,目前鄂爾多斯總體人口規模達200萬,如果忽略目前市區已有住房人口不計,按照人均30平方米的城鎮人口住房標準測算,200萬全部轉為城鎮人口,可拉動6,000萬平方米的住房需求。但這也只能相當於消化近三年來鄂爾多斯累計開工施工房地產面積的近一半。
地方政府頻頻「跑部錢進」
除了將民眾大規模遷移外,另一個辦法是大規模「引資」。對於鄂爾多斯政府來說,煤炭經濟支柱的日漸式微已經導致當地GDP及財政收入遠低於過去兩位數的增速,加上千億地方債務壓頂,雙重因素導致當地財政收入不斷吃緊。據統計,目前鄂爾多斯煤礦數量是306座,其中101座在正常生產,剩下2/3的煤礦受市場影響都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在9月1日至5日短短5天時間,中共鄂爾多斯市委書記雲光中就赴京密集拜訪國家能源局以及神華、華電和中糧等多個政府部門及央企,洽談項目對接,並明確鄂爾多斯將在土地、水資源以及供電、道路、通訊等要素上全力保障和推動相關項目的建設。
鄂爾多斯只是縮影 大陸80%城市不可持續發展
鄂爾多斯只是中共地方政府大規模投資創政績的一個縮影,中國經濟發展的失衡背後是遍地的「債城」、「鬼城」。同時,霧霾、交通擁堵、地下水水位下降、夏季電荒等資源環境問題已經或正在威脅著中國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
9月10日,埃森哲大中華區主席李綱在大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中國經濟的增長,實際上付出了非常高的代價。根據當日發佈的《新資源經濟城市指數報告》顯示,大約80%的中國城市未能在經濟增長、資源環境可持續性和能力建設方面達到協調可持續發展。
這份報告是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與埃森哲歷時8個月聯合完成,共覆蓋73個樣本城市的研究,對不同類型和規模的中國城市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評估和分析。
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石敏俊表示,中國經濟增長導致的資源損耗、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等資源環境成本高達GDP的13.5%,大大高於其他國家。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高資源消耗、高環境負荷的粗放式發展模式,並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責任編輯: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