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別人陷入苦惱,我們好意告訴對方「我了解你的心情」時,對方聽了真的會高興嗎?他或許會懷疑「你怎麼可能了解我的心情?」
「最近,我一直感到腰痛。」
「我了解你的心情,我也被坐骨神經痛折磨了很多年。」
這時的「我了解你的心情」,因為有自身經驗佐證,也比較有說服力。
如果想要加強說服力時,可以說:「不過,你的腰痛有可能不是坐骨神經痛,所以還是去醫院做個X光檢驗比較好。」
這麼一來,對方就會認同你是互吐苦水的夥伴,也比較會接受你的建議吧。但是,如果有個遺孀說:
「我結婚不到一年,我老公就死在戰場上。當我知道他死訊時所受到的衝擊,即使到了今天,回想起來還是會感覺到心痛不已。」
這時,阿川如果告訴她:
「嗯,我了解妳的心情。這種事真的會讓人感覺到很心痛!」
對方聽到我這麼說時,大概會感到莫名其妙,因為我既沒有結過婚,也沒有經歷過戰爭,怎麼可能了解這種事。
類似這種重大事件,我們或許缺乏與對方相同的體驗,但這時可以回想自己人生中是否有類似的經驗,試著去體會對方的心情。但是無論再怎麼類似的經驗,外人都無法真正了解當事人的心情。
所以,儘管我們是出於好意告訴對方:「我了解你的心情」。但如果說法稍有差池,或太隨意的說出口,可能會被誤認為傲慢。
因此,當我心中浮現「我了解你的心情」的想法時,我就會捫心自問:「妳真的了解對方的心情嗎?」@
摘自《阿川流傾聽對話術》 野人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