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經典.震盪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7月03日訊】 世界傳媒大亨新聞集團82歲的總裁魯伯特.默多克於本月向紐約地方法院提交了與現年44歲的妻子鄧文迪離婚的文件,欲結束保持了十四年的婚姻關係。媒體一片嘩然,各種消息、猜測、回顧、評論,甚至是八卦充斥於各媒體,甚至被稱之為「世紀離婚大案」。無論情勢如何發展,在未來的一段日子裡,它將時時會成為各媒體的重要報導和跟蹤的對象。

這一事件像一顆巨磅的炸彈震動了華人世界,因為它的主角是華人女性鄧文迪。在目前紛繁的消息與線索中試圖去做些評論和猜測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會攙雜各自的主觀意念。只有在已經發生的事件中找出些端倪,或按照普遍常態及正常的邏輯從客觀角度去看待問題,似乎還比較理性與平和。
如果說從一個人的今天去判斷這個人的明天,這樣的準確率應該有相當的變數,除非這個人保持了其個性與追求一成不變,外界與現實環境的穩定也一致。而相反,從一個人的過往或者說其歷史的軌跡去作出點結論,才會比較明智和可靠。

這裡不妨追述一下鄧文迪的經歷:

1968年出生在江蘇徐州的鄧文迪。在小學和中學時期是位出色的運動員,在體育方面有出眾的成績,排球、籃球、羽毛球都打得很好。其父是當地一機械廠的廠長,1983年,其父被安排至廣州機械廠並舉家遷往廣州。而鄧文迪因不想離開重點學校,獨自一人留在徐州兩年,其時才15歲。而後,她考入廣州醫學院,成績平平的她卻擅長體育和社交,擔任過學生會體育部部長,她還是跳交誼舞的高手。18歲的鄧文迪1987年在課餘學英語時結識了來自美國的切瑞夫婦。當時的切瑞太太教她英文,一段時間後切瑞太太回美國,切瑞先生留在廣州工作。

之後,這對美國夫婦幫助大學第三年的鄧文迪辦妥了赴美留學的手續並獲得了簽證入讀洛衫磯加州州立大學。在此階段,鄧文迪居住在切瑞夫婦家,所有需資都由切瑞夫婦資助。不久,切瑞太太發現其丈夫與鄧文迪有染,便將鄧文迪逐出家門。隨後,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1990年53歲的切瑞與21歲的鄧文迪結婚,成為鄧文迪的第一任丈夫。在他們共同生活了四個多月後切瑞得知她有了新男友(戴維‧沃爾夫)而驅離鄧文迪。這段婚姻在法律上保持了兩年七個月。

戴維‧沃爾夫年輕帥氣,與鄧年齡相彷,也能說些中文。離開切瑞後,鄧很快就投入戴維‧沃爾夫的懷抱,並對外聲稱其是自己的丈夫。 1995年鄧文迪進入耶魯大學商學院,耶魯大學學費高昂,當時的男友戴維‧沃爾夫資助了她。在耶魯學習期間她還選修過戲劇學院的電影課程。不過他們兩人從來沒有過法律上的夫妻關係,之後,戴維‧沃爾夫也離開了美國。

耶魯的教育方式是要求學生有實習的過程,在一次前往香港的旅行中,在頭等艙裡鄧文迪認識了新聞集團的高層布魯斯。名牌的學校、流利的中英文、活潑中又富幾分幹練,於是布魯斯先生給了她一個在香港Star TV的實習職位。1996年從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獲得MBA之後,鄧文迪回到Star TV。其時香港已回歸大陸,Star Tv的業務急需相關人才,鄧文迪便成了一位在中國大陸開拓音樂頻道的負責人,中國大陸的關係網也陸續建立。1997年6月,新聞集團在香港召開高層週年宴會。據說未獲邀請的鄧文迪在得知公司總裁默多克也將出席時,便直接前往,主動與默多克認識並自我介紹,隨後又戲劇般的製造了「紅酒潑身」的驚人之舉。1998年6月鄧文迪與默多克因工作在倫敦相遇,這位曾經引起過注意和有機會接觸到默多克的中國女子,一段時間後就傳出了兩人的「戀情」。不久默多克便與其第二任妻子安娜分居,1999年宣佈離婚。根據家族的意見和要求,安娜留下了一份「極具殺傷」的離婚協議:一旦默多克亡故,鄧文迪無權繼承任何遺產,除非他們有共同的孩子或者不滿18歲。

在離婚僅17天的1999年6月25日默多克同鄧文迪結婚。隨後鄧文迪竟奇蹟般的利用人工授精手段成功懷孕,並於2011年11月和2003年7月分別生下了兩個女兒。這樣,鄧文迪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和監護人,就順理成章的擁有了財產的分割權。原本在家族的設計中鄧文迪不參與新聞集團的工作,默多克對此也發表過聲明。但是,由於香港鳳凰衛視的緣故,鄧文迪很快就改變了現狀進而還涉入了深層,曾任新聞集團亞洲衛星電視業務的副主席。由於新聞集團的影響力而一度傳出因鄧文迪而使媒體的自由受到限制……

在以後的時間裏,開始有各種的傳聞爆出。有媒體報導2006年,默多克曾對外宣稱其最小的兩個女兒在股權及決策權上將不同與其他子女。默多克本人也多次表示這場相差37歲的婚姻是個極大的錯誤。更有媒體稱,在一個奧斯卡的慶典現場,鄧文迪給人的感覺是「非常的傲慢」,對默多克「相當不耐煩」。

事實上,這場婚姻陷入困境已有多年,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他們分開生活,鄧文迪在紐約和兩個女兒生活,而默多克經常出差。近年來這對夫婦已經很少共同出席或參加一些盛大的活動。不少接近人士都注意到了鄧文迪對默多克的「冷漠」,並且經常在公共場合惡聲惡氣的奚落他。鄧文迪脾氣火爆,對默多克也不尊重,經常在家裏大呼小叫,和她在外的優雅形象完全不一,對待丈夫經常是「河東獅吼」。有傳他們的家庭生活就像是「戰場」,鄧文迪對僕人更是經常大發雷霆,甚至把僕人趕下車扔在路邊。

另外一個事實是:鄧文迪長期以來一直與默多克的母親伊麗莎白不和,在默多克百歲高齡的老母親伊麗莎白慶祝自己的101歲生日壽辰時,她竟然取消一系列的媒體專訪。鄧文迪也從未得到過婆婆的認可與接受。在去年12月,103歲的婆婆去世後的第二天,鄧文迪與友人一起出現在邁阿密的慈善活動中。這種矛盾與不合幾乎是人盡皆知的…。

花了這麼長的篇幅,對鄧文迪的經歷以及曾經轟動的婚姻作了大概的簡述。在這種純粹的經過與事例中,相信任何人都會有比較明瞭的認識和判斷。

可以肯定的是鄧文迪是個充滿自信的人,她精力充沛努力勤奮,精力過人,善於把握和洞察世事,深具眼光和判斷。她懂得自己需要甚麼,並全力以赴,甚至以比較極端的方式去達至目標。小時的成長經歷使她練就了獨立、自立、頑強和拚搏的勇氣。儘管,在此同時也在風雨中過早的選擇了人生的目標,因此,對於家庭的認知是缺乏的。也就是說她很小的時候比較懂得如何去堅持自己,如何為了更好的目標而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和割捨一般人很難放棄的親情與家庭模式。

但是,這個過程也明顯的暴露出她敢想敢做的方式,極其有違情理、道德和常規。無所畏懼、出奇的自信。她離傳統的倫理和賢淑、離文雅知理太遠。她甚至可以不擇手段強蠻欲奪,說通俗點就是在她的行為中沒有合理、合情、合規而正常的出牌方式。甚至,說得再通俗點,可以用任何描述不齒女人的所有用詞來覆蓋她。

曾經,人們用極其鄙視的目光去看待那些為了身份而冒險嫁於垂垂老者的長得鮮花般的少女;曾經,人們也不屑一顧地斜視過那些為了一時之貪念而委身失貞甘於墮落的女人;曾經,人們還痛斥過那些為財為利不知羞恥的去剝奪別人幸福和破壞她人家庭的女人。

然而,看看今天熱議的對象,似乎甚麼樣的角色都充當了。在別人付出愛心的時候,示邪於人,拆散了恩人的家庭,三十二歲的年差換來一紙「身份」;爾後,欺人於漸老和木訥,求歡於私慾和迷情,索搜通往前途的費用;再後來,為綁絕世巨富而強行上弓,用三十七年的年差和才貌撬斷恩愛數十年、共同奮鬥相濡以沫的夫妻愛基。並用一連串的驚人手段越過了所有通向目標的障礙。
她的確是才智過人的 「強」者,她知道她想要甚麼。

從常理而言,一個到了八十高齡的老人,有一個年輕的妻子照顧自己,又是事業上出色的助手。而相關地區的拓展有賴於年輕的太太,過去的挫折興許是未來成功的基礎,以她的能力和手段再加上她所具備的不齒於人的勇氣。默多克非在極端的處境下是沒有理由提出離婚的。

今天的一切,從開始到結束也許本來就是一個必然,電影終究要散場,在導演的戲路裡收場是重要的一環。年哀愚鈍的老默會是對手嗎?老默雖是商界巨賈,縱橫天下臨危不亂,可14年一路的熊市被套得實在太深,今天的結果當然唯有割肉才免蹦盤。

在目前所有的披露中,輿論幾乎是一邊倒。據報,自1999年兩人結婚後,鄧文迪一直承受著來自於家庭成員、公司核心、報章雜誌、社會各個方面的質疑,「淘金女郎」的美稱她早已有幸加冕。曾經有記者採訪過鄧文迪關於他們的結合,她的回答是:「嫁給默多克,唯一的解釋就是愛情」。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更蒼白無力的解釋?

必須注意的是鄧的所有做法,無論從小小的戲法還是一步步在默多克的王國裡,尋找和佔取自己的位子。綁上財勢巨人後的鄧文迪,一路的作為無不展現出攀附權貴謀求榮耀、貪慕財富私慾熏心的本質。近期爆出的誹聞似乎佐證了一切的一切。這樣的女人,儘管可以有一百個、一千個猜想,但所有的結論都不可能是最後的權威,因為它的前面還有「猜想」兩個字。這樣的女人,不管有多少算計、多少陰謀、多少狡詐,在沒有違反法律和基本常態的情況下無疑是絕頂聰明的。因為,她知道自己想要甚麼,她的目標是甚麼,甚麼是代價,甚麼是收穫。更為重要的是她不僅有成功的遐想,更有為成功而付出的行動,無論是甚麼手段,只要朝著目標前進就大膽的嚐試。或許老默在十四的經歷中悟出了很多道理,明白了不少人生哲理,所以在新聞集團即將宣佈拆分的時候,採取了這樣的行動,因為他深知,未來的分配方式將是野心勃勃的鄧文迪所不願看到的。

也許,聰明的鄧文迪正在邁向新的台階,44歲的年齡,無論從心理、生理、情感和精神上,或許都需要找回已經失去的生活本原,當用青春換得巨大的財富時,再去守著一個「爸爸的哥哥」無意是最大的浪費和損失。在人生最有效的生命時光中何不讓自己的容顏正真的煥發?

有報載分析:她可以有至少十億美元的財產分割。鄧文迪所聘的離婚律師是紐約律師協會家庭事務部的頂級律師。

無論這場「世紀離婚」的結局如何,它的另一個更具影響的作用是在太平洋彼岸的祖籍地一定會引起強大的示範效應,在一個「寧可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在自行車上笑」的已經很難看到道德影子的國度裡,它的震盪能量無疑是巨大的,她甚至是明星、是楷模、是津津樂道的羨慕偶像。

在通往異國他鄉獲得成就的道路上有過多少個這樣的故事?今天的主角只是一個經典罷了。這一連串的經歷和成功之舉還需要說明點甚麼?愛情可以不分年齡,但是….

精妙絕倫,它是一個 「經典」更是一種久久的震盪。
28.06.2013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相關新聞
傳媒大亨默多克提出和鄧文迪離婚
傳媒大亨默多克向法院提出與華裔妻子鄧文迪離婚
【陳思敏】鄧文迪默多克離婚背後有驚天醜聞?
曹長青:默多克跟鄧文迪離婚是好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