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和國家領導人」中的權鬥失利者(組圖)

人氣 8

【大紀元2013年07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惠報導)在中共獨裁體制下,無論黨內黨外,「政治高於一切壓倒一切」,一直是它的立場原則。中共體制內的人向來以強硬手段打壓政治對手,清除異己,甚至連中共上層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抑或成為「政治犧牲品」。自中共成立以來,已有數十位中共高官因「權力鬥爭」從「位高權重」的頂峰跌入谷底。

薄熙來企圖政變 因王立軍逃館遭摧毀

2012年2月6日,前重慶市公安局局長王立軍闖入美國駐成都總領館後,拉開了中南海胡、溫、習、李與江派陣營你死我活的搏擊序幕。前重慶市委書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薄熙來被免職,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隨著目前薄案被確定在山東省濟南中級法院開審,再次掀起海內外關注的高潮。

《大紀元》早前報導,薄熙來案的核心內幕是政變密謀和活摘器官罪惡。江澤民、曾慶紅、周永康、羅幹等鎮壓法輪功的元凶,十四年來犯下反人類的群體滅絕罪,其中包括前中共政法委書記羅幹用暗殺方式製造「天安門自焚偽案」、政法委系統下的中國勞教所與黑社會、貪官勾結形成活體摘除法輪功學員器官的殺人網等驚人的罪惡。

為繼續掩蓋事實真相,原本江澤民、曾慶紅、周永康、薄熙來等計劃先在「十八大」奪取政法委位置,然後再鞏固武警部隊的武裝力量、鞏固輿論、重慶模式的政治綱領等,待各方面時機成熟後再廢黜和逮捕習近平,薄成為江派的嫡傳人,企圖繼續維持對法輪功和民眾的高壓控制與迫害。此政變計劃已經完成了一半進程,卻被王立軍出逃美領館事件給曝光摧毀、以至全盤崩潰。

中共官方對薄熙來進行「雙開」後,中國局勢相當微妙。因薄熙來案隨時會引發中共內部的分崩,使得中共本身已經搖搖欲墜的政權更加危機四伏。因此對薄熙來如何判決,成為中共高層最棘手的問題。

薄熙來案隨時會引發中共內部分崩,因此對薄熙來如何判決,成為中共高層最棘手的問題。(網絡圖片)

胡、溫借「反腐敗」打掉江心腹陳良宇

2006年 9月25日中共宣佈,上海市委書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陳良宇因涉及上海社保基金巨額挪用案,及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當利益已被革職,並正在接受審查。與此同時,上海市的區、局長以上官員都被要求交出護照,以免外逃。

陳良宇被革職的消息當時在中國引發震盪。據稱,2006年9月23日晚,陳良宇還與上海市市長韓正等一起,在上海體育場觀看上海國際田徑黃金大獎賽。有消息說,上海市委有關部門原本為陳良宇擬定未來幾天的活動安排,可見絕大多數黨政要員事前對陳良宇即將遭到免職一事並不知情。9月25日午間,中共中央電視台發佈陳良宇落馬的消息後,中共官方發佈的訊息隨即佔領各大網站頭條。

分析指,上海是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的發跡地,江澤民是陳良宇的政治靠山,而陳良宇也為江澤民捍衛上海這個權力根據地「不遺餘力」。陳良宇突然被革職,意味著胡錦濤與江澤民就中共「十七大」的權力鬥爭,提前一年落幕。胡錦濤和溫家寶用「反腐敗」這張牌去打擊自己的政敵,扶持自己的人馬,這一點從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下台一事中表現得尤其明顯,也標誌著江時代的終結。

陳良宇突然被革職,意味著胡錦濤與江澤民就中共「十七大」的權力鬥爭,提前一年落幕。(網絡圖片)

陳希同「六‧四」後因與江澤民權鬥被江打敗

原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於今年6月2日在北京去世,終年84歲。當年,陳希同「六‧四」期間任北京市長,後升中共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六‧四」後因與江澤民權鬥被江打敗,1998年被以貪污罪、疏忽職守罪判監16年。

2003年底,陳希同因為患膀胱癌保外就醫。出獄後,陳寫了五萬字的申訴書,指控江澤民對他的政治迫害,稱自己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並舉報江澤民父子的經濟犯罪問題。

「六‧四」期間,陳希同被指因向鄧小平誇大北京亂象,促使鄧下決心派軍隊進京戒嚴,因而對「六‧四」屠城負重要責任。

陳希同去年在香港出版回憶錄中稱,在「六‧四」事件中自己只是「傀儡」,為己開脫責任。並稱,16年前對他的貪污定罪是「文革以來最大的不公」。

「六‧四」後陳希同因與江澤民權鬥被江打敗,1998年被以貪污罪、疏忽職守罪判監16年。(網絡圖片)

第一位國務院女副總理吳桂賢從頂峰至谷底

中共歷來對政治對手都是心狠手辣,文革結束後鄧小平成為中共第二代中央領導核心,在清算毛澤東舊臣、「反資產階級自由化」期間,先後有多名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人大副委員長等任上被打倒,以辭職、撤職、免職等方式非正常下台。

1975年,在第四屆中共人大會上,時任陝西咸陽西北國棉一廠副廠長的吳桂賢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達到了她一生權力的頂峰。這一年,她只有37歲,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副總理,也是最年輕的副總理。1977年中共「十一大」,吳桂賢開始還是代表資格審查組的成員,當進行到中央委員人選討論時,登在簡報上的材料稱吳桂賢反周恩來。吳桂賢隨後主動要求回到陝西咸陽西北國棉一廠。

1975年,吳桂賢(圖左)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達到了她一生權力的頂峰。兩年後被指反周恩來,被撤掉副總理,回到陝西咸陽西北國棉一廠。(網絡圖片)

國務院副總理孫健遭停職檢查

1975年,在第四屆中共人大會上,時任天津市分管工業的副書記孫健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這一年,他只有39歲。「四人幫」垮臺後,孫健又在副總理的位置上幹了兩年。1978年,他正在外地檢查指導工作,突然接到來自北京的電話,通知他停職檢查。

1978年,國務院副總理孫健在外地檢查指導工作時,突然接到來自北京的電話,通知他停職檢查。(網絡圖片)

人大副委員長李素文又變成普通人

1975年,瀋陽市南塔商店第二門市部售貨員李素文來到北京,住進中南海,擔任中共人大副委員長職務,成為國家領導人。這一年,她只有42歲。

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後,李素文成了一個「問題人物」。她的名字逐漸從報紙上消失,雖然沒有文件指其犯了甚麼錯誤,也沒有罷免她人大副委員長的職務,只是通知她回瀋陽工作。就這樣,李素文由國家領導人一下子又變成了普通人。

1975年,瀋陽市南塔商店第二門市部售貨員李素文來到北京,住進中南海,擔任中共人大副委員長職務,成為國家領導人。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後,李素文成了一個「問題人物」變成普通人。(網絡圖片)

毛時代的重要政治人物紀登奎被邊緣化

中央政治局委員紀登奎是「文化大革命」中後期、以及「後毛澤東時代」中國的重要政治人物。曾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政法小組組長,中央軍委領導成員等職。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政治上受到排擠,被邊緣化;於1980年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上,正式辭去所有職務。

毛時代的重要政治人物紀登奎在政治上受到排擠,被邊緣化。(網絡圖片)

(責任編輯:林銳)

相關新聞
「中共文膽」周瑞金:18大常委將大變革 總書記具否決權
CNN: 中共十八大為何這麼神秘?
港媒:中共十八大政治局委員團派主導
中共政治局7常委亮相 習近平任軍委主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