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6月09日訊】大陸高考作弊頻發,今年官方採取「史上最嚴高考安檢」,但部分考生為將作弊器帶進考場,與高考安檢制度上演了一場貓鼠遊戲。
《中國青年報》報道,吉林省招生辦宣稱,今年該省首次實行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無聲」入場,對隨身攜帶物品進行嚴格檢查,對違紀作弊行為「零容忍」。
吉林省正式宣佈實行「無聲高考」,考生需要經過校門檢查、操場檢查、考場檢查三道「關卡」:在考點大門口驗完身份證件後,通過操場的安全檢查門,最後在考場門口再經歷一遍金屬探測儀的掃瞄。所謂「無聲」,即是前述過程儀器都不能發出警報,否則不准入場。這意味著,考生的身上不能有一丁點兒金屬物品。
文胸要換成背心,褲子穿鬆緊帶兒的,鞋子最好是一次成型的塑料涼拖……這是吉林省某高三老師總結出的「穿衣寶典」。
但是,如此嚴格的高考安檢未能禁絕吉林省榆樹市部分考生試圖舞弊的「決心」。
考生說:「該帶(作弊器)照樣帶。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賣答案者說:「我們有招兒讓你檢(測)不出來,你記住:永遠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家長說:「孩子苦了12年,這輩子也就犯這一回事。還能咋的?」
6月5日至6月8日的高考,吉林省榆樹市的部分考生為了將俗稱「作弊器」的耳機及接收盒帶進考場,考生的鞋底、腰間甚至衛生巾裡,都可能「大有玄機」。
在榆樹實驗高中考點外,孩子剛考完語文,不少家長就劈頭蓋臉問道:「查得嚴不嚴?機器帶進去沒?信號好使不?」
有賣答案者考試當天,派槍手將試題偷傳出來,並組織「高手」團隊在場外答題,再把答案傳給考場內的考生。考生花3000到5000元不等的費用,購買一個耳機和一個「火柴盒大小」的金屬接收器接受答案。待分數公佈之後,考生根據成績,從二本、一本到重點本科補交7000元至數萬元不等的餘款。
在榆樹,「買答案」更稱為公開話題,推銷 「高考試題」的豆腐塊廣告在當地發行量頗大的報紙《亞文商務報》上公開刊出:「模塊,主機子,價格面議,交貨付款」。
有家長透露,更有甚者,為了躲避金屬探測儀,「學校讓學生都去買牙套」。一旦探測儀響了,學生拿著醫生開的牙套證明,帶著作弊器堂而皇之的就可以進去考場。
榆樹坊間流傳著考生順利「暗度陳倉」的說法。傳言中的技巧也五花八門:有人說,「用豬皮裹住儀器綁在腰間」可以混進去;還有人說,「在鞋底摳洞」可以塞進機器;也有人告訴你:「秘密」就是花1千多元買一種特殊罩子,「能防探測儀的」。
也有家長對考風敗壞表示擔憂:「一個地方的考風壞了。就算孩子上了本科,有些聰明的單位,都不愛招了。」
她意味深長地反問道,「你以為,全天下人都是傻子嗎?就你聰明?」
(責任編輯:林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