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業中國觸礁? 酒商目光轉往西方市場

人氣 26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6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蕭惠文編譯報導)芳香濃郁、平均酒精濃度達55%的中國白酒是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烈酒品種,但釀酒商卻首度轉移目光至海外,尋求開拓出口市場。

然而,西方人在酒吧都是空腹喝酒,中國白酒因其酒勁過大而很難融入西方飲酒文化中。此外,白酒如燃油般的氣味和喝後的餘味也讓西方人難以接受。不過,從一些區域性飲料,如日本的清酒、墨西哥的龍舌蘭酒的發展史表明,人們幾乎可以接受一切味道的飲料。

路透社報導,據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數據表明,2012年,中國人消費了110多億升白酒(由高粱、小麥或大米釀造而成),佔世界總烈酒消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但隨著新一代中國人接觸到了他們父母輩所喝不到的進口洋酒,中國白酒面臨著失去市場份額的風險,除非他們開拓新的海外市場。

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大米(James Rice)說:「雖然白酒尚未打開西方市場,但我認為是可以的。」水井坊是位於中國西部城市成都的一家白酒釀造企業,倫敦的帝亞吉歐酒業跨國集團公司擁有該公司相當大的股份。

賴斯說:「西方人對中國感興趣,而白酒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以直接擺上餐桌。」

這樣的機緣也吸引了像周大維(音譯)這樣的小企業家,他在華盛頓創辦了珠穆朗瑪釀酒廠,進口一種中國白酒,重新貼標籤在美國銷售。周說:「我們非常希望能被美國主流消費者接受,而且我們相信他們是可以接受中國白酒的。」

然而,大米先生和其他釀酒企業不得不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白酒給人的第一印像很差。

美國肉類出口協會駐北京的經理帕雷利斯說:「白酒嘗起來就像塗料稀釋劑的味道,喝完就像做過大腦手術。然而,就像在中國的其他許多事情一樣,後來我就漸漸的喜歡上了。」

香港摩立特集團的大中華區銷售業務主管唐仕德(Torsten Stocker)對白酒的海外擴張業務持懷疑態度。不過,他建議向不斷擴張的海外華人社區銷售白酒,現在他們主要從機場的免稅商店購買白酒。

無論如何,白酒銷往海外將是極具挑戰性的。釀酒行業顧問德里克.桑德豪斯說:「雖然相對其他更受歡迎的烈酒來說,龍舌蘭酒的味道與眾不同。然而,它卻通過巧妙的營銷、良好的雞尾酒和良好的管理,贏得了自己在酒吧貨架上的立足之地。所以世界上最流行的白酒不可能做不到這一點。」

儘管如此,做出一些調整仍然是很有必要的。曾在中國居住過的馬特.庫斯奇在美國創辦了一家釀酒公司,從中國進口白酒,通過再蒸餾,使其更適合西方人的口味。他說,「通過這種方法,中國白酒就變得適合美國人飲用了。」

來自越南的一個華裔移民家族在美國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創辦了韋恩釀酒公司,採用一代老白酒配方釀造白酒,該公司李總裁已經小銷量的向非中國消費者推出。

她說,奇怪的是有一群投資商建議她把這種美國製造的中國白酒出口回中國,然後在中國做廣告說這是一種質量嚴格管控的產品,質量監管問題是國內的白酒品牌長期困惑的問題。

釀酒專家桑德豪斯說,培養海外白酒消費者的最佳途徑是效仿日本清酒,把白酒作為中餐的佐飲捆綁推銷。但他補充說,釀酒廠商沒有必要急於推廣。「白酒在中國市場仍然是高利潤行業,改變當前這種現狀還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責任編輯:張東光)

相關新聞
【酒文化漫談】中國的飲酒文化
韓在兩種中國酒驗出致癌物
業界人:中國六七成白酒摻酒精 涉假宣傳
法陳年白酒 30萬美元創天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