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6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余平德國報導)為了這次訪問,德國人已經等了很久了,在奧巴馬第二次任期中,他終於作為美國總統首次踏上了德國的土地。奧巴馬在德國的時間只有25個小時,工作計劃安排得非常滿,而且很關鍵的一個節目是在勃蘭登堡大門前發表演講。
德國「熱烈歡迎」 美國總統冒汗
奧巴馬18日晚到達柏林時,趕上了德國今年夏天第一次熱浪,氣溫首度爬上了30度以上。當他19日在勃蘭登堡大門前發表演講時,樹蔭下的溫度甚至達到36度。默克爾戲稱,德國挑選了最燦爛的一天迎接美國客人,奧巴馬則一語雙關地表示,感謝德國的「熱烈歡迎」。
今 年在勃蘭登堡大門前聆聽奧巴馬演講的觀眾大約有4-5000人,德國媒體報導,由於天氣太熱,有些嘉賓只能臨時取消來聽美國總統演講的計劃,而臨時找到替補,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因此廣場上的空缺顯得更多了。2008年,奧巴馬作為美國總統候選人來柏林,默克爾沒有允許他在勃蘭登堡大門演講,所以他只能轉到幾公里以外的勝利柱發表演講。當時他的招牌用語「yes we can」一次次得到約2萬觀眾的熱烈歡呼、鼓掌。如今驕陽下,觀眾們等了幾個小時,而且場內不允許帶瓶子喝水,因此有媒體斷言,相對奧巴馬的演講,廣場上的高溫肯定給觀眾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連奧巴馬的頭上也冒汗了,他在演講當中插話說,自己「在朋友這裡感覺很舒服」,和朋友在一起可以不必太正式(不見外)。他邊說邊在講台上把西服外套脫了下來,同時他還請台下的觀眾自便。
美國總統勃蘭登堡演講
美國總統在柏林勃蘭登堡大門前發表演講意義重大。奧巴馬並不是第一位在此演講的美國總統,在德國歷史上有過兩次美國總統極為著名的演講。1963年6月26日,肯尼迪在這裡用德語說出「我是柏林人」這句經典的話語,對此,德國人刻骨銘心。默克爾還把肯尼迪的這段演講送給奧巴馬作為禮物,而這一歷史事件距今幾乎整整50年了。
24年後,1987年6月12日,里根總統也在此發表了歷史性演講,當時他在勃蘭登堡大門西柏林一邊大聲呼籲:戈爾巴喬夫先生,推倒這堵牆!
如今柏林牆早已不在了,奧巴馬表示,他站在昔日死亡地帶發表演講這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問題。他強調世界的和平,強調德國和美國的友誼。他宣佈,美國將把核武器削減三分之一。
德國媒體評論說,雖然美國總統在德國勃蘭登堡大門演講本身就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件事,但奧巴馬並沒有說出甚麼新意,他的演講與兩位前任的世紀演講不可同日而語,甚至有的德國媒體用「尷尬」來形容奧巴馬的演講。歐洲其它國家的反應也都頗有微詞。
第一家庭自己有節目
奧巴馬訪問德國時,兩個女兒已經放假,因此這一次是第一家庭一起來到柏林。不過,第一夫人帶著兩個第一女兒卻有自己的節目。當奧巴馬與德國政要討論棘手的政治話題時,奧巴馬夫人則帶著女兒到柏林牆、查理檢查站等參觀,默克爾的丈夫也陪同前往。有傳言說,奧巴馬夫人要帶著孩子看電影、逛商店,但柏林的高溫讓奧巴馬夫人有些吃不消,因此她留在清涼的酒店,也根本沒有出現在勃蘭登堡門前。
奧巴馬夫人不出門,也許更受保安人員歡迎。美國總統訪問德國,按照規定必須實行最高級別的安全措施,幾千名警察在首都維持秩序;勃蘭登堡大門一帶的居民當天不得打開窗戶;部份市內地鐵、街面及餐館等暫時被關閉;特種警察躲在隱蔽的地方持槍密切注意美國總統出現的環境……
不僅德國警察高度緊張,美國人也是一絲不苟地護衛著奧巴馬,實際上,奧巴馬在柏林這25個小時一直乘坐從美國帶來的總統專車。這輛重8噸、名為「野獸」的凱迪拉克被稱為帶窗戶的移動坦克。
19日晚22點,在結束了默克爾款待的晚宴後,美國第一家庭乘坐美國總統專機離開了德國。
柏林街頭漸漸恢復正常,第二天氣溫也降下來了。
(責任編輯:賈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