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萬方、高紫檀報導)大陸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煤企陷入虧本賣煤的境地,煤炭產能過剩的危機浮出水面。另一方面,價格戰的結果導致煤企利潤降低或虧損,煤企降薪裁員,煤礦減產、停產變得越來越普遍。
大陸煤炭跌破成本價
大陸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環渤海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5500大卡)最新報價為611元/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2%。隨著煤炭價格指數不斷逼近600元/噸的關口,不少煤礦變得無利可圖,甚至出現虧損。
根據卓創資訊的監測,主要產煤大省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的主要煤礦價格不斷下調,但銷售情況依然不佳。如通遼某露天礦熱值為3200大卡的煤炭坑口不含稅價僅為80元/噸,5月以來累計下調15元/噸。該地區煤市多有價無市,銷售價格已接近或者低於成本價。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也顯示,環渤海5500大卡/千克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已經從2012年初的797元/噸降至年底的638元/噸,降幅接近20%。2013年來,煤價還在繼續下滑。一季度,山西省噸煤綜合售價為546.79元,同比減少43.17元。山東區域電廠5月份電煤到廠接收價再次普降20元/噸。
產能過剩 煤炭大打價格戰
煤炭價格的下跌除了與大陸經濟蕭條有關之外,也與全行業產能過剩關係密切。
中共官方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僅為7.7%。但這一數據也飽受國際機構質疑,有經濟師分析認為,從外貿數據來看,中共官方數據水分太大,剔除後,中國實際經濟增長可能低於5%。經濟增長放緩無疑導致產業消費減少。
另一方面,煤炭業產能過剩危機出現。2012年中國煤炭社會庫存首次突破了3億噸,達到3.44億噸。一位煤炭行業人士表示,煤炭行業產能已經相對過剩。而2013年的產能過剩形勢將更加嚴重,據其估算,2013年煤炭行業的社會庫存可能將高達5億噸。
根據39家煤炭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這些企業的盈利能力均有下滑,近8成公司甚至出現負增長。由於鋼廠、電廠這些用煤大戶需求不振,煤企已經徹底喪失議價權。面對困局,煤業無奈打起了價格戰。
煤炭企業利潤大幅下滑或虧損 企業降薪裁員停工
價格戰無疑導致煤炭企業的利潤大幅下滑,部份企業虧損嚴重。
中共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4月,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下降43.6%;據中銀國際證券分析,煤炭行業第一季度平均淨利潤將同比下跌50%左右。部份大型企業出現虧損,虧損企業的比例已從去年同期的18%上升至23%。個別企業甚至出現了貸款發工資和用煤矸石抵發工資的現象。
為了應對當前的生存困境,降薪、裁員成為部份中國大陸大型煤炭企業「渡難關」的舉措之一。中共官媒報導,近日兗礦集團已經準備對管理層及普通員工降薪。
榆林市是陝西重要產煤市,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煤企222家,其中有40家已停產,占煤企總數的18%,有部份煤企開工不足或處半停產狀態。
有機構調查顯示,內蒙古鄂爾多斯當地的私營小煤礦有60%左右已停產,且大集團下屬礦限產或者停產的概率也在加大。部份礦降薪10%左右,以減少人力成本。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