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靜君台北3日電)金管會今天彙整國人理財平台推行的成果,其中包括今年2月6日起開放外匯指定銀行(DBU)辦理人民幣業務等,都見到成效。
2月6日DBU正式開辦人民幣存款、匯兌及外匯等業務。根據金管會統計,至3月底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人民幣存款達人民幣297億元、DBU存款達人民幣185.04億元、貼現及放款餘額為人民幣0.07億元、匯款總額有人民幣69.42億元、跨境貿易總額有人民幣6.76億元。
金管會推動銀行、證券商及投信投顧發展多元化商品策略,使金融業者可以開辦人民幣計價的商品,如存款、國內基金、境內結構型商品、保單等。
根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4月底,金管會已經核准4檔人民幣計價基金及2檔美元計價基金新增發行人民幣級別;除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發行寶島債外,德意志銀行也在3月底申報生效。
金管會指出,至3月底止,共11家保險公司辦理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型保單。
放寬金融業辦理證券業務外方面,已經開放外幣計價的基金得新台幣收付,至4月底止,有3檔外幣計價基金新增可以新台幣收付。
境外指數型基金(ETF)為境外華僑及外國人可以投資的證券範圍。金管會統計,至今年4月底,共有3檔香港ETF跨境來台上市,包含恒中國、恒香港、上證50等,其中外資買進「恒中國」及「恒香港」2檔境外ETF單位數占總數超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