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3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綜合報導)3月5日,中共第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安徽團會議召開。中共政治局7常委分別參加了7個地方代表團的地方審議,併首次同日公開自己的政治觀點。此次兩會呈現明顯的高層分裂,江派殘餘勢力與習李新政之間針鋒相對。江派背景的劉雲山、張德江、張高麗3常委都直接對抗習近平的改革言論,也都不提「習八條」。
江派3常委都不提習八條
習近平上台後大談「反腐」。在中共體制內部,江澤民集團被普遍認為是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團,使得胡、溫在執政期成為「跛腳鴨政府」,直至王立軍事件後才發生逆轉。至今雙方仍角力不斷。
在兩會的7人的講話中,習近平6日在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講話稱:「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要「要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和利益固化的藩籬,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李克強6日參加了湖南代表團審議時講話稱,要著力推動轉型發展,在理念上有創新,在實踐上有行動。
而江派背景的劉雲山張德江張高麗在各自的講話中稱「發展才是硬道理」,直接對抗習近平的改革言論,並且都不提「習八條」。
劉雲山6日在內蒙古代表團發言說,「我們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特點是發展,最重要的任務是發展,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要始終牢記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努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同習近平、王岐山多次提出的中共面臨「生死存亡」的警示完全不同的是,劉雲山在講話中還特別強調「自信」:「進一步堅定自信…有了自信,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要更加執著堅定而不能搖擺不定…」。
張高麗6日來到他所在的天津代表團發表講話也強調:「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貫徹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用心做好經濟工作。」「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張德江5日在參加浙江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農村與城市的差距,說到底,是發展的差距。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
習、江交鋒不斷升級 江派3常委被虛化
十八大後,有江派背景的常委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以及張高麗形成的「弱常委制」會因習李的正式上位進一步被虛化。
大紀元曾獨家報導,江系人馬入常的安排是胡習等出於保黨的需要而製造的江派衰而未亡的假象,目的是防止周永康等人拚個「魚死網破」,致使中共立即垮臺。有消息說,政治局常委張高麗將出任中共國務院第一副總理。評論認為,江系色彩的張高麗並不受習近平重用,汪洋上任將奪走張高麗一大半實權。張高麗日後的角色將更趨於花瓶化。
十八大七常委的排名較之十五、十六、十七屆政治局常委有一個變化,就是總理李克強排在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之前,佔據第二位,張德江則退居第三。
而劉奇葆與胡錦濤為安徽同鄉,團派背景濃厚,深受胡錦濤信任。劉奇葆十八大後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接替劉雲山兼任宣傳部部長、掌文宣大權。劉延東通常被認為是團派人物。有報導稱,劉延東是胡錦濤的親信,作為太子黨成員,她與其他太子黨也交情匪淺。
早先官方媒體報導稱,已被網絡實名舉報的中共副部級高官之一、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被解職。由原中共中央黨校教育長賈高建擔任。有消息稱,李長春掌控宣傳口期間,衣俊卿是李長春的右臂,而劉雲山是李長春的左膀;而在劉雲山掌控宣傳口後,衣俊卿成為劉雲山的左膀。
胡溫十年執政當中,由於江澤民的勢力一直控制著政法委(周永康把持)和中宣部(李長春和劉雲山把持)。十八大後,周永康和李長春均下台失勢,政法委從政治局常委會徹底出局,但劉雲山仍然留在常委的位置上。而在2012年4月16日薄熙來事件後,由習近平兼任校長的中共中央黨校高層也被大換血,賈高建正是那時被任命為中央黨校教育長,習在黨校基層安插人馬。
因此,中共副部級高官之一、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被解職被外界解讀為習近平奪槍桿子後再奪筆桿子。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