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3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韓香茗、張莉莉、許蒔綜合編譯)荷蘭部分商家近日開始實施奶粉限購,原因是中國大陸人士搶購奶粉,限購措施成為當地陸人熱議話題。
據中央社引述新華社報導,荷蘭大型連鎖超市阿霍德(Ahold)、「Etos」等,最近都貼上用英文或荷蘭文的標籤,寫著「每名顧客(或團組)只能購買1罐奶粉。」即使如此,這些奶粉還是銷售一空。
報導說,由於中國民眾對中國奶粉品質存有疑慮,荷蘭奶粉近年來成為不少中國媽媽的選擇。但面積不大的荷蘭,奶粉產量有限,中國留學生與當地華僑搶購牟利,甚至有中國旅行團組團掃購,致使荷蘭當地民眾難以買到奶粉。
除了荷蘭、先前的香港發布「限奶令」,澳門為了防止水客掃貨,一些超市在1年多前就開始實行了每人限買兩罐奶粉的措施,2月左右實行了「母嬰臨時支援計畫」,以協助在澳門出生的1歲以下嬰兒家長能夠順利購買奶粉。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10日表示,會再考慮實際狀況來做因應。
近期,紐西蘭北島大部分地區因降雨量大減,遭遇了70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氣候學家Jim Salinger表示,隨著氣溫不斷上升,紐西蘭更加趨向於地中海氣候。預計至2040年,旱情會加倍嚴重。據Dairy NZ估計,截至3月底,2013年牛奶產量將減少2.6億升,相當於損失1.3億紐西蘭元(約新台幣32億元)左右的收入。
財政部長英格利希表示,這次旱災可能對紐西蘭未來兩年的經濟造成負面影響。根據ANZ銀行的統計,經濟損失總額可能高達10億紐西蘭元,甚至更多。紐西蘭當局表示,不排除旱災再次引發經濟蕭條的可能。而乳業大國紐西蘭遭遇這樣的大旱災,或多或少也引發民眾預期心理,或許會再度引發下一波的奶粉搶購潮。◇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