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駿:警察暴力在美國的管治(1)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2月09日訊】一部涉及到美國兩個重大議題,既種族關係和警察暴力的電影即將與觀眾見面了。這部電影名叫「果谷」(Fruitvale),是以美國舊金山灣區居民、黑人奧斯卡‧葛蘭特(Oscar Grant)被捷運地鐵的白人警察射殺事件為題材。這部電影不久前奪得了美國劇情片的大獎,估計其對於舊金山和美國的衝擊將大大超過一般射殺事件的效果。

回放「果谷」所敘述的故事。那是2009年元旦,22歲的非裔男子葛蘭特等12個人在捷運地鐵一起打群架後,遭捷運警察逮捕;其中,葛蘭特可能與警察互相動粗、也掙扎拒捕。在制服過程中,白人警察取出警槍,頂著葛蘭特的背部轟了一槍。此後,奧克蘭憤怒的示威者因為白人警察梅瑟爾(Johannes Mehserle)只被判過失殺人的罪行,認為判決太輕而多次抗議;甚至砸破商店的窗戶並焚燒汽車、搶劫商店。

因為事件牽扯到種族關係和警察暴力兩大議題,對白人警察梅瑟爾的訴訟和判決都是在遠隔舊金山300多英里的洛杉磯異地舉行。梅瑟爾堅稱他是拔錯了槍,當時只是想用電槍制服葛蘭特,結果用了真槍。而陪審團最後也沒有十全證據證明梅瑟爾真想謀殺,只讓梅瑟爾以過失殺人判了兩年的罪。

黑人葛蘭特事件在刑事法律訴訟就此在2010年11月5日的宣判聲中結束。捷運地鐵最後以賠償150萬給葛蘭特家人了結了民事訴訟。

葛蘭特事件的最後結果不能說絕對的公平,因為外人永遠也無法知道梅瑟爾是有心還是無意。美國的法律還是算合法處理了這件案子,葛蘭特的家人得到了一些補償;但是,他們和許多黑人朋友,怕是嚥不下這口惡氣。近年來,在附近城市奧克蘭累次發生的砸搶騷亂,也可能與洩憤有關。
而「果谷」這部電影,也將把這一事件永記歷史,也算紀念葛蘭特,讓人別忘美國可能的種族問題和警察亂用暴力的後果。

一件類似的事件發生在20年前。1991年3月25日,25歲的羅尼金(Rodney King)搶劫被假釋後,因為喝了酒,在開車回家的路上被警車發現超速。羅尼金害怕又被送回監獄就駕車高速逃跑,讓洛杉磯警察在高速公路上一陣狂追圍堵。

在逮捕過程中,大量警方在現場圍著無力反抗的羅尼金毆打,整個過程被附近居民錄影。影像被洛杉磯電視台播放引發民眾對警方暴力的不滿,四名警官被起訴,但被以白人為主的陪審團判處無罪。判決傳出後,引發洛杉磯非裔居民大規模的抗議行動以表達對判決的強烈不滿。抗議行動後來轉變成暴動及大規模搶劫商家。

最後,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施暴的4名警察被開除;被毆打的羅尼金也獲得了380萬美元的賠償金,從一個有不良記錄的少年變成了一個業主老闆。

其實,在美國,幾乎所有權力的都有一定的限制。大到白宮、國會、法院三權獨立和分治,小到警察暴力都被一張無形的網制約著,整個社會就像在一個巨大的太極中運轉。從中,社會的公義得到聲張、每個人的權益得到保護、個人的冤屈可以有地方發聲。就算打群架的葛蘭特,和醉酒並超速逃逸、有不良記錄的少年羅尼金,對他們也不能以任何理由毆打或濫殺。

在美國,儘管瑕疵和漏洞還比比皆是,但是整個社會還算可以在公平的原則下正常運作。最起碼,當有錄像證據公佈時,羅尼金在法庭最後獲勝;而白人警察梅瑟爾殺人,也被經過法庭程序審判。還有,這兩件事都將以錄像和電影的方式,廣告天下,永載史冊;這也算對於不正義行為的打擊和警告。

相關新聞
美國警察無搜查證能搜查私人住宅嗎?
全美警察高層會議 商討罪案飆升對策
周曉輝:紐約法拉盛的美國警察PK天安門廣場上的中共警察
玉清心:美國警察和照片上的「臉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