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耀中比利時報導)歐洲鋼鐵行業於2011年底向歐盟委員會投訴,2009-2011年,歐洲塗層鋼的使用量上升了20%。但產量卻只增長了9%。而在同一時期,中國產品的進口增加了367%。歐盟委員會認為,正是因為中國產品的傾銷,導致了歐洲鋼鐵產業利益受損。1月29、30日,建議委員會的表決中,對中國鋼製品制裁的議案已經得到絕對多數成員國專家的同意。歐盟通過該政策會幫助鋼鐵企業改善財務狀況。此次涉及的鋼鐵製品主要為塗層鋼,用於建築的內外裝飾,附加值較高。
目前,備受關注的比利時鋼鐵廠ArcelorMittal裁員雖然與反傾銷沒有必然聯繫,但還給被裁的工人一絲希望。 塗層鋼目前還屬於有潛力的一種產品,ArcelorMittal在列日有四條生產線,其中有兩條是塗層鋼,另外在荷語區也擁有兩條生產線。
根據歐洲鋼鐵協會的說法,中國產品的價格低於正常水平,顯然是有中共政府的支持。中國的鋼鐵廠不但獲得補貼,而且享受出口退稅。另一方面,許多中共地方官員為了提高自己的「政績」,一味地著重上項目,目的是增加當地的GDP,全然不顧其項目是否有市場,從而造成嚴重產能過剩。
3月份,歐盟部長委員會將對涉及中國鋼鐵的反傾銷議案進行最後的討論。歐盟委員會建議制裁期為五年。
而在電信領域,華為、中興極有可能被歐盟重罰。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認為,中方如果願意開放30%的電信市場給歐盟,歐盟可放棄對兩家中國公司涉嫌不正當競爭的調查。該事件特別之處在於,在沒有歐盟公司向華為、中興提出投訴的前提下,歐盟主動展開調查。去年10月份,比利時國家安全局表示將對華為和中興在比利時的「商業活動」給予額外關注。
(責任編輯:歐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