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共新領導人要求幹部削減奢華宴會並採納更加謙虛的生活方式,在公眾當中贏得共鳴。迅速的調查和撤銷某些在社交媒體上被指控腐敗的官員已經提升了公眾的期望。但是《金融時報》報導說,大多數專家謹慎指出,共產黨將不會走太遠,因為它拒絕外界的監督。專家說,在一黨專制下打擊腐敗很困難。
《金融時報》2月17日報導說,中國的農曆新年假日是鄭州東部長途汽車站最繁忙的時候。但是書院街村的官員抱怨說,每一輛開出去的巴士都提醒著由於腐敗導致村民失去的收入。
當地共產黨黨委書記範建輝,攫取了對汽車站的控制權,把它當作私人企業一樣運營,儘管地方官員上街抗議和投訴,上面還是沒有調查他的行動。
習近平反腐敗運動不會比過去更有效
《金融時報》報導說,這個案件說明了中共保證基本治理標準面對的掙扎,即使新領導人發誓剷除腐敗。
共產黨新總書記習近平上個月說,共產黨必須「老虎和蒼蠅一起打」。並說在調查腐敗當中,不管涉及到誰,都不會手下留情。
「更大的透明,法治和民主是唯一真正有效的打擊腐敗的方式。目前的反腐敗運動沒有體現任何這些方面。從這個方面來說,它跟先前的運動一樣,不能被期待會更加有效。」 上海律師嚴義明說。
雖然共產黨無意分享權力,它自己的專家說,需要結構改變來取得至少某些程度的遏制腐敗的進展。
「目前的運動式反腐敗是不持久的。」中國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玉凱說。他說有太多不同機構被黨、警察和司法部門賦予反腐敗的任務,但許多調查被卡在這個亂糟糟的系統當中。
村民舉報腐敗被踢皮球
《金融時報》報導說,那些投訴鄭州腐敗的人們同意這一點。地方官員用了一年的時間向不同部門匯報范建輝的事情,包括共產黨紀委,人事部門,警方和地方檢察院—都沒有任何結果。
「我們沒有從共產黨機構那裏聽到回音。檢察院辦公室寄讓我們找警方。警察說他們收到上級指示,他們不能摻和這件事。」村委會委員範堅強說。
范建輝不否認他就像自己的私人企業一樣運營這個汽車站,但是說他是根據1998年簽訂的合同這麼做。但是原告委託的第三方審計估計,合同上的簽名只有七年新,暗示它是在范建輝擔任村委主席的時候簽署的。
地方經濟嚴重依賴這個汽車站,範堅強計算,從2006~2012年間,村子本來可以從車站收入4,300萬元淨利潤。
結果,村民們決心抗爭。他們對范建輝提起民事起訴,對他的合同的有效性提出質疑。
共產黨尋求利用互聯網力量反腐敗
這樣的自信不是例外。在微博的幫助下,中國公眾在大聲反對腐敗。觀察者說,微博開始發揮中共系統缺乏的獨立力量的作用。
「政府沒有積極增加使用民主監督加強反腐敗力量。但是由於互聯網,社會整體的透明度增加。這反映在反腐敗運動當中。」嚴義明說。
共產黨在尋找方式在現有的政治制度當中利用這股力量。王玉凱教授說,「在西方,他們通過行政,立法和司法權力的互相監督來實現廉潔。在一黨專制下打擊腐敗更加困難。」
「肯定有東西我們可以從其他國家學習。」
共產黨官員99%腐敗
《金融時報》報導說,但是即使這樣做,它也可能讓共產黨處於兩難困境:完全披露問題的嚴重性可能毀滅共產黨殘存的信譽。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個中國政治專家薄志月說,「如果你把腐敗定義為工資和資產之間的不一致,那麼99.95%的不同級別的官員,都腐敗。所以不可能除掉他們所有人。」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