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動向

香港樓市難上難落 地產商有霸無權

人氣 1

【大紀元2013年12月06日訊】反映香港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 連升兩周最新報120.39,較上周升0.22%。市場注意力集中新盤令二手成交淡靜,乏善足陳。

雖然一手貼市開價,但仍未見二手全面劈價出貨,一手銷情理想顯示需求仍強,除非外圍加息或出現不利因素,相信二手業主會繼續觀望,預期二手繼續徘徊。後市還看未來數個月新盤反應。

李嘉誠句句露玄機

上周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接受某內地傳媒訪問,形容香港民眾對其「地產霸權」及撤資的說法是「大笑話」。他認為香港是個自由市場,重視原則和法治,兩者皆來之不易,但如果管治失當,也可以一夜之間蕩然無存。被問到是否香港的樓市政策影響他在港的投資計劃時,他沒有正面回應,但表示健康社會中,政府與企業的關係是息息相關,關鍵是政府的權力要在法治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地落實執行。香港不能人治,永遠不能選擇性行使權力,又表示集團要挑選一個有法治和政策公平的環境去投資云云。李嘉誠句句露玄機,值得深入分析。

矛頭直指梁振英

字裏行間不難看到李嘉誠矛頭直指梁振英。在狼英管治下政府與企業關係明顯對立,管治失當的行為無日無之,法治急速下滑,傳媒不斷翻出有黑勢力參與遊行支持政府,愛字派組織冒起專門激化社會矛盾,警察選擇性執法縱容青關會惡行,問責局長一錯再錯卻不用下台,近期的電視發牌風波就把人治及選擇性行使權力推向高峰。但筆者相信令李氏忍無可忍而發聲的導火線應是政府沒有管理好樓市導致樓價飆升,政府不大力增加供應卻以雙辣招打壓需求,令地產商經營困難。另一原因可能是政府強收3G頻譜,破壞公平營商環境。李氏雖說不遷不冊,但沒說不減少投資,出售資產的行動足以證明他對梁振英極度不滿。奇怪的是中共政權完全以人治、拉關係、走後門臭名遠播,李氏近年卻在中國大陸投資不少,一方面靠向中共市場追求高風險高回報,另一方面卻對狼英嗤之以鼻,背地裏的派系鬥爭明顯不過。

地產商有霸無權

李氏在回應地產霸權時表示地產市場一直由政府主導,不論從土地供應到投地條件,房地產稅務政策皆非由地產商決定,因此地產霸權不屬於地產商。此話卻有幾分正確,但只道出事實的一半。筆者多次於本欄提及政府操控住宅及商業樓市,盲目追求高地價高樓價,地產商自然水漲船高,政府又遲遲不立反壟斷法資金,地產商資金豐厚自然可霸佔其它行業,多年來長和系就霸了公用事業、超市及電訊。受惠政府疏於監管,制度不明確,地產商得以鑽盡制度空子賺盡利潤。建屋時可按建築條例「發水」,但多建的面積以十足價錢賣給消費者,特大窗台部份變成嵌入組件,計入實用面積,建成內櫳只有五成多的縮水樓,物業管理公司屬同一集團,車位只租不賣,外判頻頻出現剝削事件……李氏集團如何於制度內精打細算,人所共知。政府利益輸送地產商的人治行為比比皆是,藍灣半島漏放地積比率,數碼港變成豪宅項目,西九單一招標功敗垂成……因政府政策得益時就默不作聲,銅板賺盡,政策不利時則大說不公。孰是孰非,讀者自行判斷好了。

畢竟,李嘉誠道出了一個事實,就是商人沒有實權,只能按遊戲規則行事。最可怕的是現屆政府大搞人治,選擇性行使權力,亂搬龍門,肆意媚共,視民意如無物。若市民及商家再不聯合起來向狼英政府說「不」,撥亂反正,僅餘的特區核心價值將蕩然無存。◇

相關新聞
香港樓市泡沫全球之冠 需求仍有增無減
勤智:香港樓市120點徘徊 願景需可量指標
香港本地客主導新樓盤 大陸客購買慾下減
香港奇景:5000富豪及中介商排隊搶購削價豪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