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12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金睛報導)12月2日英國首相卡梅倫抵達北京,開始了自2012年會晤達賴喇嘛後的首次訪華。卡梅倫此行避談人權而只談經貿,也成為外界質疑的重點話題之一。外界擔心,卡梅倫為了經濟利益而放棄普世價值的方法,未必獲中共尊重。
而不幸的是,外界的這種擔心正在變成現實。中共黨媒以教訓的口吻稱,遲到的一年終於讓卡梅倫清醒,修正莽撞動作,但中英不過是生意夥伴,政治家的卡梅倫在中共媒體的標題上淪落為「商人」。
外媒為卡梅倫擔心
《每日郵報》報導稱,值得關注的是,英國政府正在採取過於謙卑、避談敏感問題、為了與中國的貿易而忽視中國人權的態度,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
《每日鏡報》的文章更尖銳,該報批評卡梅倫首相「雙重標準」和「兩面派」。
卡梅倫前不久在斯里蘭卡舉行的英聯邦峰會上批評斯里蘭卡的侵犯人權事件,但這次卻被中共嚇住,對中共違反人權的狀況保持沉默。
《金融時報》記者吉米歐的文章則說,倫敦正在辛苦討地好北京,但他認為,英國堅持此前在達賴喇嘛和西藏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也許效果會更好。
他說,希望獲得在中國的更多市場准入,或者改善與北京的政治關係,用放棄普世價值的方法,不一定是得到中共領導人尊重的最好辦法。
英國《獨立報》也指出,卡梅倫在人權問題上對中國所持的立場,同他最近訪問斯里蘭卡時所持的立場形成了鮮明對照。卡梅倫現在在中國人權問題上的表現等於是公開承認,得罪中國的獨裁政權是要付出經濟和政治代價的。
《法廣》對卡梅倫在中國人權問題上的態度也表達了不滿,在其12月2日的相關報導中,質問英國當局的表現是否是為了推動中英關係而以犧牲人權問題為代價?
報導稱,英國人權團體「華維藏團結會」正敦促英國首相向中方提出人權議題。該「團結會」的發起人邵江博士指出,實際上在去年首相卡梅倫和達賴喇嘛會面之後,去年下半年中英的貿易額是增長的,法國或是挪威的例子也都是如此。他認為近年來對中國人權問題上,許多國家沒有提出更多的批評和壓力是非常可悲的現實,中國人權也在繼續的惡化。
《西藏之聲》也有報導說,英國國會上議院前不久對中國等國家的惡劣人權狀況問題,進行了討論,特別譴責了中共打壓少數民族的宗教及政治權利的行為,還有議員呼籲首相卡梅倫訪華時,向中方提出對人權議題的關注。英國上議院女爵士伊麗莎白.貝里奇等也在會上就中共對不同宗教信仰的迫害打壓進行了譴責,並呼籲英國首相卡梅倫在訪問中國時,向中方領導人提出這些問題。
在英國國內一些人批評卡梅倫為追逐經濟利益而降低人權標準。反對派呼籲卡梅倫在訪華期間提及人權問題,特別是西藏問題,並「表現的像一個政治家,而不是一個推銷員」……
政治家卡梅倫被中共黨媒諷為「商人」
外界注意到,卡梅倫北京之行,迴避談及中共糟糕的人權和宗教信仰問題。此外,卡梅倫為討好中共,甚至在北京聲稱,英國要做中共在西方的最強支持者。
但越是這樣,欺軟怕硬的中共越不買賬。中共黨媒甚至以「『商人』卡梅倫高調訪華」標題,來進行挖苦和侮辱。
在中國的傳統語境中,商人往往是指重利忘義的小人。而中國自古就有「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的諺語。
黨媒傲慢地稱,為修復中英關係,據稱卡梅倫已做出承諾,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再會見達賴,卡梅倫此次訪問北京得以成行。
據外媒報導,卡梅倫在10月間曾表示他今後沒有和達賴喇嘛見面的計劃。
中共喉舌媒體還乘機教訓道,遲到的一年讓卡梅倫清醒了,修正此前的莽撞動作(意指與達賴喇嘛會面),但中英關係,仍是生意夥伴。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謝東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