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中共經濟會議 拿甚麼治爆表的霾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2月12日訊】10日北京,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幕。此會年年開,但今次將持續至13日週五的會期,長達4天創歷年之最,旨在落實貫徹三中《決定》的深化改革。儘管會議結束才宣佈會議內容,市場早已在玩改革紅利的猜寶遊戲。不過眼前全國揮之不去的陰霾問題,是嚴重影響來年中國經濟起落的關鍵因素之一。

中國日趨惡化的陰霾污染,在2013年,更是上演一波集體爆表的走勢。尤其12月,自入冬以來,陰霾席捲大半個中國,從華北到東南沿海甚至西南地區,25個省市區,104個城市,重度淪陷,就連本來空氣質量很好的三亞、海口、福州,都相繼失守。上海更步北京後塵,遭網友吐槽:「打開窗簾,我以為我瞎了」。

因此12月5日,訪華的英國首相卡梅倫,就遭國內網友反諷提問,「霧都」稱號被中國拿下,是否感到羞愧。所以在此,先為「霾」正名。

據氣象專家表示,霧是霧,霾是霾,「陰霾」才是氣象學上的專有名詞。而且霧是白的,霾是灰的黑的,可見最早新聞報導或專家學者說法,例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就稱是陰霾、灰霾或毒霾,只有中共官媒黑白不分的叫霧霾,以至語無倫次、顛倒黑白。

12月9日,所有人也以為自己視力有問題。當範圍最大的一場陰霾正籠罩全國,危害國人生命健康時,只見各大央級網媒,同刊長篇大論,列舉陰霾帶給民族團結、國防軍事的益處。陰霾有多毒,身為媒體人還需普及氣象知識嗎?就算沒有常識,新聞也有國務院砸50億治霾的報導,難道是錢多到沒地方花嗎?

中共國務院砸50億治霾,還把治霾績效與官員烏紗帽綑綁;三中全會,更把環保國策入法,多地也開始制定辦法對鋼鐵、石化等重污染企業亮出利劍。日前,遼寧首次給8個城市工廠開出罰單。當一噸鋼利潤4.81元僅夠一瓶可樂錢時,遼寧開罰金額總計,多達5420萬元。

針對越來越嚴重的陰霾危害,在亞洲開發銀行與學術機構合作展開的一項研究顯示,陰霾帶給中國社會的經濟損失,不論其他,光是交通癱瘓,以及疾病增加兩項,最高可能達到每年20萬億以上。這不是中共口中的「境外反華勢力」說的,而是國內專家學者的共識:連呼吸都困難,再高的GDP有何意義?

因此雖然不少企業,頻頻開出15萬元以上的「危險津貼」留人,但許多外籍僱員仍因陰霾問題,紛紛選擇離開中國。對於中國越演越烈的陰霾污染,國際社會關注之餘,有些國家也開始以受害者身份「索賠」。

國內專家更悲觀,無藥可治的陰霾,恐持續20年或更久。尷尬的是,國家相關部門對污染物來源仍是謎。針對這一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環保部遲遲未能給出答案;環境監測總站,對污染物來源分析,至今仍無頭緒。

今年11月23日,在波蘭首都華沙,召開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一位與會學者代表說,提保護氣候這個話題以前,首先應該講提高道德;中共至今還在迫害堅持真善忍的法輪功學員,這是用強權強制污染中國人的心靈。

所以怎麼能指望陰霾「元兇」淨化氣候,更別說淨化世界氣候。

相關新聞
大陸陰霾擴散 美國環保局長發聲 韓媒抱怨
陰霾籠罩中國25省  民稱壓抑感強烈味刺鼻
上海連續陰霾今爆表 紅色預警 律師稱人間地獄
中國陰霾惡化 空氣污染致癌危害心血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