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的家庭洗衣是營造居家舒適與幸福感的一大福音,然而,越來越多人卻陷入現代家庭生活時間被壓縮的惡夢,把洗衣看成一件麻煩事。我猜想這些人從來沒有仔細想過,如果把家裡所有的織品都送洗,生活品質標準也會跟著降低。無論如何,在家洗衣就像許多其他類型的現代家事一樣,得花時間去了解,但執行起來則不需耗費太多工夫。一旦你知道方法,在家洗衣並不麻煩且好處多多。
數個世紀前,富裕的城市居民將自己的待洗衣物送到鄉下清洗,因為那裡有河水可以清洗,也有田野可供曬衣,十七世紀末的法國貴族家庭,甚至將髒床單千里迢迢送到加勒比海地區清洗。到了公元一九○○年,將衣服送洗的習慣(或有時請洗衣婦來幫忙洗衣服)已受到其他階層家庭採用,並廣為流傳。這種系統有一些不便之處,如衣物會遺失、未善加洗滌、有損壞、汙漬,或因為送到他處清洗而無法使用,但這些缺點都比不過帶來的好處。
一百年前,洗衣是非常勞力密集的工作,需要精良的洗衣與乾衣設備,包括鍋爐、榨水機(wringer)、軋布機(mangle)、一整套的熨斗及熨燙工具、各種乾衣用的玩意,以及充足的室內與室外空間。城市家庭很少能夠具備所有這些勞力、時間、設備、空間甚至方法,因此需要將衣物送洗,或請貧困的洗衣婦來幫忙。
接著,全自動洗衣機問世,同時其他家用洗衣設備也跟著進步,一般家庭又開始自己承擔起洗衣的工作。數以百計的商業洗衣店消失了,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希望減輕婦女家務負擔的女權主義者激烈控訴,在家洗衣是原先贏了現在卻輸了的戰爭。她們呼籲,既然現在有這麼多婦女外出工作,就應該再次揚棄在家洗衣,而這種呼聲也越來越響亮。但就我的觀點,在家洗衣如此容易、方便、花費少且運作順暢,大多數人應該都不會揚棄。不過,對某些人來說,或許送洗比較好。
如果你單身、工時長,或是家中有孩子自己又得上班,有時候你可能會發現,將衣物送洗是最好的選擇。我的經驗告訴我,當你因工作而疲累不堪又承受重大壓力時,再也沒有比一疊筆挺、乾淨的衣服送上門來更令人欣慰的事情了。但是,我的經驗也告訴我,洗衣店不見得會做得比你自己在家做的更好,不僅衣物、床單會更快磨損或褪色,洗衣店也不會格外留意你所珍愛的衣物或昂貴的床單。你若不是得放棄一些特別好的東西,就得忍受這些東西變得不完美。甚至有的洗衣店也跟你一樣,把衣服再外送清洗,因此你迫切需要的衣服,有時不但無法提前取回,甚至還無法準時取回。單一件的特殊床單或同一組的毛巾可能意外遺失。另外,雖然發生損壞(鈕釦脫落、變色、褪色)與損失的可能性並不高,但你仍然要有應付這類問題的準備。
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大的問題是送洗的費用。送洗花費遠超過在家自己洗,就算是普通等級的服務也一樣所費不貲。如果要做到幾乎像在家清洗一樣,注意個別衣物的微妙細節與洗滌問題,所需的花費更遠超過大多數人乃至於非常有錢的人所能負擔。
但是,許多人還是可以負擔偶爾將衣物送到好的洗衣店洗滌的費用,特別是在必須長時間加班、自己或孩子生病、例行洗衣日當天卻必須參加一連串會議的時候,都值得好好利用這項服務,以因應緊急需求。偶爾使用商業洗衣還有其他好處,那就是對衣物的損害會比固定送洗來得低。另一種選擇是,只送洗部分衣物,例如襯衫因為幾乎都需要熨燙,就是一種可送洗的衣物;把襯衫直接送洗不但節省很多時間,且能把不便降至最低(但如果是自己洗襯衫,一定要在衣櫥裡準備比實際需求量還多的襯衫)。
你也可以請人到你家來幫忙洗滌衣物,但是必須小心挑選一個負責又能幹的人,因為馬虎或無知所造成的損害,可能相當龐大。或許可以試著要求應徵者描述一下他的洗滌程序,或者問一些關於照護標籤、漂白劑使用方式、免熨衣物洗程及烘衣溫度的問題,往往也可以看出他懂或不懂。但是,即便你已經雇用了一個了解洗衣基本原理的人,你還是不能指望他會跟你一樣了解且關心你的衣物;如果你沒有太多時間訓練他,你也不能指望能將所有你對衣物、床單、布料及洗滌方式的知識,通通傳授給他。如果你還是要自己分類、進行預處理,或是自己手洗一些衣物,那麼讓別人來接手並不會幫你省下多少時間,畢竟剩下的部分已經不需太多時間。
其實你只需要在家裡待上數小時,就可以把洗好的衣物從烘衣機中取出,或把另一批衣服放進洗衣機。整個過程同時還可以做許多事情。有時候,你可能真的無法在家裡待上數小時,但更常見的是,你騰得出幾個小時,只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洗衣服往往成了壓力與麻煩。會發生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缺乏經驗與專業知識,且沒有在例行的家事中安排洗衣時間。然而,習慣成自然,漸漸就不會太費力,且往往讓人感到撫慰而非壓力。懂得訣竅,就能減少需要的心力與執行過程遭遇的困擾,讓你可以專注於其他事情,當然也還可以讓你所在意的衣物看起來美觀又持久。@
摘自 《家事的撫慰》 大家出版社 提供